借景抒情,托物言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么,何为借景抒情类作品, 何为托物言志类作品呢?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文 学概论》第二页写道: “文学史上有一些以自然景物为直接描写对象的作品, ,, 它们之 所以描写这些自然景物, 在于作者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 借游山水以寄情遣兴, 于徜徉 山水之余吟咏山水 ,, 就是所谓 ‘借景抒情 之作。,, 另外一种描写自然事物的作品 ,, 表面上看来写的是自然事物, 实际是作者所寄托的自己的思想感情, 或者根本是通过自然 事物以写作者自己。这就是所谓‘托物言志之作。 ”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 正是象征作者自己品格高洁, 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全诗寄托了作 者对高尚人品的赞美、自信和追求,应是典型的托物言志之作了。再如明代于谦的《石灰 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表 面写石灰,实则借物咏志,表现自己坚韧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亦是以梅自喻,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 来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和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 虽粉身碎骨而 矢志不移的精神。均是托物言志之作。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以梅花象征社会主 义中国,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表达中 国人民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坚持马列主义,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而斗争到底的伟大情怀。是叹为观止的托物言志之作。 由此可见, 托物言志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是: 所写之物是人格化的、 具有象征意义的事 物;被象征物则是作者自己或包括自己在内的群体; 所言之志, 是对崇高思想、 理想境界、 高尚人格的赞美与追求。主要表现手法则是象征。志寄于物,物因志见,既体现客观对象 的特殊性,又体现出志与物的和谐统一。 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 所描之景皆作者眼前实在之景, 有时是多层次、 多色彩的景; 所抒之情, 或对大好河山、 清平盛世的赞颂, 或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或对自己仕途失意、 功业难成的感叹。 主要表现手法则是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把自己的心境融于所描之 景,衬托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言志” 与“抒情”两类作品, 有其相同之处, 即都是直接描写自然景物, 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更有其各自的特点。前者多用象征手法写特定的 事物;后者多用生动形象的描绘写组合之景。前者言志是表达自身的追求与向往; 后者抒情是针对自身的境遇或身外的对象。 类比和比喻 相似而又相异。 二者都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通过主客体之间的比较, 显示 出两种事物的相似或相同之点来。 这是二者得以形成的共同前提, 尽管如此, 比喻和类比毕 竟不能混为一谈,用作本体和喻体的两事物,非同质同类,乃形成比喻之前提;有相似点, 乃形成比喻之关键。用作本体和类体的两事物,同质同类,乃形成类比之前提;有相同点, 是形成类比的关键。 再者,作为人们透视和反映世界的手段, 比喻属修辞范畴,类比属逻辑 范畴。比喻借助相似点形成,相似点越少,比喻越新颖;类比凭相同点产生,相同点越多, 类比的结论越可靠。比喻重在“喻” ,以彼喻此,显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或神似;类比 侧重“类”,以彼类此,显示本体与类体之间的神似或质同。比喻重在形象化描述,以生动 形象的喻体映衬本体, 给人以美的愉悦; 类比侧重个类性推理, 以鲜明生动的类体去证明本 体,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如下面的句子就属比喻,而非类比: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 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 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 总之,类比与比喻, 本质不同, 形式多变, 用途也各有千秋。 在议论中, 类比的作用是: 启人深思, 并使说理具体生动, 但与比喻一样类比也非直接说理, 因此,最好能与别的论证 方法结合使用,说服力才会更强,议论才会更深刻,更透彻。 类比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的判断, 推出另一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即根据两个或两类 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简称为类比。 类比与比喻不同,比喻是用有某些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它 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目的是使人们对所要说的事物获得生动、鲜明而深刻的印 象。类比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是由已知的相同点推出来未知的,可能的相 同点。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