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d-1 抑制剂之 O 药诞生记:改写抗癌历史的免疫疗法
继今年 6 月获批之后,欧狄沃(通用名: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海外商品名: Opdivo ,
海外通用名: nivolumab )已于近日正式上市。这意味着广大肺癌患者已经能在家门口用上
这款中国大陆地区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肺癌治疗的 PD-1 抑制剂
了!毫无疑问,癌症治疗进入免疫疗法时代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回顾
这款新药的不凡研发历史。
图片来源:百时美施贵宝中国
免疫系统与癌症
用免疫系统对抗疾病,至少有了 300 年的历史。据记载,在 1718 年,一名英国外交官
的夫人在伊斯坦布尔观察到,“人痘接种”在当地非常流行。这是指将天花患者的痘疤磨
成粉末,或是直接从患者身上获取脓汁,让其接触正常人。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免疫系统
的工作机制,但他们知道,这样做能将天花高达 30%的致死率降到 1%-2%。
▲“疫苗之父”爱德华·詹纳
(图片来源: See page for author [CC BY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
不久后,人类在天花的预防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1796 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爱德
华·詹纳( Edward Jenner )用实验证明,牛痘能让人类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23 名接种
了牛痘的个体,哪怕再接受风险较高的人痘接种,都不会出现系统性的症状。詹纳本人因
此被誉为“疫苗之父”,他的发现更是启发了后人对免疫能力的研究—— 1882 年,埃黎
耶·梅契尼可夫( Ilya Mechnikov )基于对吞噬作用的观察,提出了首个关于免疫的完整
理论;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 )则发展了关于细菌致病的相应理论,也为人类带来
了狂犬病疫苗和炭疽病疫苗。
这些天才凭借免疫学研究在全球获得了显赫声名,相比之下,威廉·科莱( William
Coley )医生的名气就要小得多。但在当时的肿瘤治疗领域,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激进疗
法。在对大量癌症病例进行分析后,科莱医生发现与恶性肿瘤相伴的感染,看似能带来病
情的缓解。其中,由链球菌引起的丹毒症状,与软组织肉瘤的缓解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
关联。于是,他决定给癌症患者注射细菌或细菌产物,缓解他们的病情。
▲现代不少科学家认为威廉·科莱医生是免疫疗法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图片来源: See page for author [CC BY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
1891 年,科莱医生在一名病情已无法通过手术控制的癌症患者身上,注射了链球菌。
如他想象中的一样,患者的肿瘤尺寸变小了。于是在接下来 40 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为超过
1000 名癌症患者进行了相近的治疗,并声称在骨瘤和软组织肉瘤上取得了杰出的疗效。
但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一方面,部分注射了细菌或其产物的患者死于败血症;另一
方面,许多医生也不相信简单的细菌产物能在癌症治疗上有什么效果。尽管科莱医生最终
被誉为“免疫疗法之父”,但在当时,人们管他的疗法叫做“科莱毒素”。随着放疗与化
疗的发展,科莱医生的疗法逐渐被人遗忘。癌症与免疫系统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草草收
场。
PD-1:一个幸运的发现
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最初往往来自于幸运的发现。就拿牛痘疫苗来说,现在我们知
道,活性得到削减的病原体是疫苗研发的良好出发点,而詹纳当年用来接种的病原体,其
活性已经得到了天然的“减活”,是一个极为幸运的事件。在上世纪 90 年代,另一个偶然
的发现,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1课 问题的抽象(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6——阅读真好(素材).pdf VIP
- 飞机在机库溢油应急处置程序.doc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5——挫折成长.doc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4——青春梦想.docx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Q_320411BFS001-2019TF型扁布袋除尘器系统.pdf
- 【阅读版】读后续写 第1-5期:读懂原文+情节设计.pdf VIP
- 土石方现场协调会会议纪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