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医学基础) 尿的生成和排出 彭丽花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ppt

生理学(医学基础) 尿的生成和排出 彭丽花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尿生成的过程; 2、 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 3、 熟悉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 4、 熟悉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5、 熟悉肾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尿生成的过程和调节。 [难点]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 思考题 1、哪些因素可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2、哪些因素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⑵ K+分泌特点: ①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 酸中毒:Na+-H+↑,Na+-K+↓→泌K+↓→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Na+-K+↑,Na+-H+↓→泌H+↓→酸中毒 ②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当大量使用利尿药时,应注意适当补钾,以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 2.H+的分泌 ⑴机制: 主动分泌。 ①Na+-H+交换 ②H+泵(闰细胞) ⑵特点: ①泌H+与重吸收HCO3-、 Na+正相关 (泌H+→促HCO3-重吸收 →排酸保碱) ②泌H+与泌K+呈负相关(竞争抑制)。 ③泌H+是有限度的:当小管液pH值<4.5时,泌H+则停止 ④与HPO42-的结合,缓解小管液pH的下降 3.NH3的分泌 ⑴机制:单纯扩散 小管上皮细胞内 谷氨酰氨 脱氨 NH3(氨) 脂溶性 肾小管腔:NH3+H+ NH4++Cl-→NH4Cl 单纯扩散 脱氢酶 扩散性诱陷 ⑵ NH3分泌特点: ①泌NH3与泌H+呈正相关: 泌NH3促进H+-Na+交换,促进排酸保碱,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②NH3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 pH值:管腔液pH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 ③正常时NH3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酸中毒时,近曲小管也分泌。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 一、Na+重吸收 ①无泵-漏现象 ②受醛固酮调节 ①管腔膜Na+-Cl-同向转运 ②管周膜Na+泵 10% 远曲管集合管 ①降支细段对Na+不通透 ②重吸收量与尿浓缩机制有关 ①细段被动(顺浓度差) ②粗段主动(Na+-K+-2Cl-同向转运体复合物) 25-30% 髓袢 升支 ①定比重吸收(泵-漏现象) ②不受调节 ①初段主动(管腔膜Na+-X偶联转运,管周膜Na+泵) ②后段被动(顺电位差经细胞旁路) 65-70% 近曲 小管 特 点 机 制 量 部 位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 二、H2O重吸收 ①远曲管初段水不通透 ②受ADH调节 被动(水通道) 10% 9.3% 远曲管集合管 升支对水不通透 降支细段被动 (渗透作用) 15% 髓袢 ①球-管平衡 ②不受调节 被动(渗透作用) ①细胞旁路 ②水通道 65% 近曲 小管 特 点 机 制 量 部 位 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影响肾小管转运的因素。 2. 近球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的机制。 3.在近球小管葡萄糖是如何被重吸收的?其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症状? 5.简述尿生成的过程。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概 述 ▲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 如:肾衰 正常尿液的渗透压:50~1200mOsm/(Kg·H2O) 一、尿液浓缩、稀释的过程和机制 尿液稀释:肾小管某段重吸收溶质而不(或 少)重吸收水时,小管液逐渐稀释 髓袢升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缺ADH) 尿液浓缩:肾小管某段重吸收水而不(或少) 重吸收溶质时,小管液逐渐浓缩。 髓降细段,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有ADH) 髓质组织间隙高渗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决定于: ①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状况(先决条件) ; ②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的逆流系统(结构基础); ③血液ADH的浓度(对水重吸收的调节作用) Na+ Na+ H2O Na+ 髓袢、集合管和直小血管 与逆流系统相似 (一)逆流倍增作用 外髓部不通透 内髓部易通透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有ADH时 易通透 集 合 管 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有ADH时 易通透 远 曲 小 管 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