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

*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比 喻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类型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注意点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借 代 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类型 (1)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2)具体代抽象。(3)形象代本体。(4)部分代整体 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比 拟 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类型 (1)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2)拟人。例如: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注意点 使用时要抓住人和所比拟的物或物和所比拟的人之间的相似性,要出现被比拟的人或物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对偶 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类型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 (3)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式。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注意点 句子的形式上要协调匀称,语音上圆润动听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排比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类型 (1)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 (2)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 注意点 使用时要注意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且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顶真 概念 顶真即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或片段或章节上连下接,首尾蝉联,又叫“顶针”或“联珠” 作用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 回环 概念 回环就是用相同的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 作用 体现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挣扎着继续前进 *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