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阜宁县沟墩中学 赵夕丹
主题词: 阅读教学 设问巧妙 追问连续 加强探究 质疑互动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设疑解难、激疑促思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问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忆性问题,主要指向“知识和能力”目标,只要求学生回忆、再现具体
的事实或信息,只回答“谁” 、“是什么”或“对”、“不对”。一类是发展性问题,主要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通常需要经由理解、比较、联系、想象、重组等心智活动,对事实作出推理、判断和评价,或者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
找准切入点,设问要巧妙。 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富有启发性或探究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既要力避肤浅琐碎的 “是” 或“不是”的“满堂问”现象,也要避免设问得过深,学生无从作答,因此,要讲究设问的巧妙。在文本的关键处设问。 《药》中夏瑜“这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和“可怜可怜”两句话?如何理解?在内容矛盾处设问。《鸿门宴》中项羽不杀刘邦,有人认为表现了项羽的“妇人之仁”,
而有人却认为这恰恰表现了项羽的“君子风度” ,你认为如何?在内容的对比处设问。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因为狗主人的变化,他的态度也变来变去,但在这不断变化中,他有没有不变的地方?在文本
的重复处设问。《纪念刘和珍君》中两次出现: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有何深刻用意?在课文的细节处设问。 《荷花淀》中水生嫂默默地吮吸着弄破的手指这一细节,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什么
作用?在文本深刻蕴涵处设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中恩格斯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来类比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
1
作用?在学生不经意却又不可忽略处设问。 《老王》中“他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一描写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字面背后深层含义处设问。《拿来主义》中“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怎样理解这种进步?在文本总结概括处设问。《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为什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
预设提问对象,讲求追问的连续性。 预设的问题将产生怎样的效应,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要考虑到提问对象的层次性,不要总是提问少数成绩很好的学生,更不能把提问当成惩罚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手段。提问要有高质量,讲究追问,展开对话,成为学生持续讨论
和不断探究的原动力。 教读温庭筠的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时,先要学生把词句的韵脚圈出来, 想一想词作是如何构成听觉之美的 ?从作品美妙的声音中再现了怎样的形象?抒发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怀?
当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问”状态时,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存疑,时刻处于一种“跃如也”的境界。以防学生被动地应答,缺少自主、连续、深入地思索。
杜绝“伪问题设计”,增强提问的探究性。 设计问题,尤其是设计探究性问题时,要防止“伪问题”充塞课堂。笔者观摩《我的叔叔于
勒》一课时,教者设计了 “于勒是流氓无赖, 还是正直、有良心的人?”
这一问题,从形式上考虑,答案可能有三种:一是 “是流氓无赖”,二是“正直、有良心的人”,三是兼而有之。但本题的答案不可能是 “流氓无赖且正直有良心” ,因为自相矛盾,而该问题的指向是“他有行为不正的地方,却也有正直、有良心的一面” 。因此原问题应改为:于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同意“流氓无赖”或“正直、有良心的一个
2
人”的说法吗?否则,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
质疑互动,提高思维度。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只是师生互动,更强调生生互动。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和研读
文本,创新情境提供资料来引导质疑, 师生共同切磋解疑。 如教罢《渔父》、《报任安书》两文时,学生质疑说屈原和司马迁两人为什么一人
择生?一人择死?学生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广泛探讨。司马迁“隐忍苟活” ,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垂名青史,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毅然赴死” ,是把
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 生,可以践志;死,可以明志。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树立了东方知识分子两种人格榜样,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影响。
打开视野,站在全人类的文化制高点上看,东西方的生死价值观又是不同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屈原便是典型。西方人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版教案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docx
- 河北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梳理篇课时训练12Units78八下练习冀教版57.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情态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被动语态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邯郸市语文中考名师预测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易错题型集训234106.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九全第20节Units910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八下第11节Units12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2部分语法突破专题11简单句和主谓一致试题3476.docx
最近下载
- T_CNHAW 0011-2024 干眼诊疗中心分级建设要求.pdf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ANSYS CFD-Post使用细节说明.pdf VIP
- 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表.pdf
- 街头女郎玛吉.pdf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0《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pdf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