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金启明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 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 是我们精神的食 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品尝它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 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 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初看书名 , 本以 为这本书很难懂 , 没想到那些心理学规律、 效应法则被刘儒德教授用浅 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演绎得让人阅读 起来通俗易懂。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一位朋友,对我们教育中所存 在的问题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不仅浅显易出地为我们讲解晦涩难懂 的心理学术语,而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运用心理学来处理教育中的 问题,让人收益匪浅。 书中筛选了 64 条心理规律和效应, 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 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很易让人理 解,那些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 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 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 有的人非常努力, 效果却并不理想。 读了这本书中的 “禁果效应” 、“南 风效应”、“霍桑效应” 、“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 的诀窍竟有那么多。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 ,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 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 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 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 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 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 克服定势心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 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 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 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 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 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 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 ”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 !这样学生 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 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 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 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 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 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 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 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 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 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 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 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 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 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 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 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蝴蝶效应”。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 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似乎不可思议,但 在有些条件下却是成为了可能。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今 年我教二年级,颇有感触:好习惯的养成很难,而坏习惯却会在不知 不觉中轻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不整理上节课的书本,不 做课前准备,就想着出去玩儿了,到第二节上课时,他才从书包里呼 呼啦啦地找书本;大课间,更是如此,做操回来,他又渴又热,自然 的先只顾着接水来个“水饱”,要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上课的用 具了,而他的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到了中午放学,向他桌子 一看,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肯定有什么书,书还摆得乱七八糟, 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老师 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纠正, 而让学生的坏习惯有机会暗暗 “滋长”,接 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 于是告诫我们教师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