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说明 项目建设背景和依据 XX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北依宁 夏、内蒙古,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 全县总面积548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在东径 103° 33’?104° 43’,北纬 36° 43’?37° 38’之间。辖6镇5乡,135个行政村,7个社区,XX县是 大西北区域交通重镇。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京新高速、省道 201 线、 308 线贯穿东西,包兰、甘武铁路穿境而过,距兰州中川机场不足 100 公里,是大西北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XX县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我国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 扬程灌溉农业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发展灌溉 面积 50 万亩。 项目区位于XX县城东北向13公里处的兰州炼油厂农场西侧,由于大量 灌溉水的渗入,在灌区地形较低地区造成地下水位不断抬升,土壤盐碱化相 当严重,土壤盐碱化正在不断吞噬着灌区的大片良田。工程区耕地现状如下 图所示。 图 1.1 项目区耕地现状图一 图 1.2 项目区耕地现状图二 图 1.3 项目区耕地现状图三 受XX县水务局委托,我公司组织项目技术人员于 2013年7月初深入现 场进行勘察、勘测,收集相关材料,并与当地政府、水务局、国土局、环保 局等就盐碱地治理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根据外业测绘并结合内业数据资料 分析研究等基础工作,于2013年7月编制完成了《XX县盐碱地综合治理试 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图册》 。 工程受益区范围包括草窝滩镇红跃村 370户 1 580人,陈槽村 336户 1570 人,其中轻盐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大唐电厂铁路以西的新建、黑咀子一带,中 重度盐碱地分布于草窝滩盆地的红跃、杨庄、陈槽等村,另外,在八道泉碱 沟也有 338 亩盐土分布。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经济社会概况 1.2.1 项目区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 XX 县兰州炼油厂农场西侧与景电一期总二支渠东侧的盐碱 地,介于东经 104° 0T 35〃 ?104° 04’ 55〃、北纬 37° 17’ 52〃 ?37 19’ 02〃,项目区四至为:东至兰州炼油厂农场,南至公路,西至总二支渠 东侧,北至总二支渠斗渠。 1.2.2 项目区经济社会概况 草窝滩镇地处XX县城以北8.4公里处,景电一期灌区中心地带,镇域面 积 549 平方公里,辖 18 个行政村, 157 个村民小组, 5242户, 21702人,耕 地 51252亩, 201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12.5%,达 23270万元,其中: 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5.1%,达 7827.4 万元;工业生产总值增长 17.2%,达 7982 万元;餐饮服务及交通运输业务达到 7460.5 万元;粮食总产值增长 4%,达 到1.46 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2.25%,达到 401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 0.5%以内。 全镇的农业生产结构基本形成了以间套带种植、 枸杞种植、 地膜洋 芋、洋葱种植、西红柿栽培和种草养植为主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 产业。特别是注册和打入市场的“黄河石林牌”枸杞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4年获上海首届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会“最受欢迎奖”。 2007年在全省第二届花卉展销会上荣获金奖。 2009 年荣获第七届国际农产品 交易会金奖。今年,新栽值枸杞 1500 亩,使全镇枸杞种植面积突破 18300亩。 目前,枸杞果干果收购价高达每斤 18 元。 舍饲养植业不断发展,标准化圈舍逐年增加,目前,全镇已有标准 化圈舍 212 个,羊存栏 8 万只、猪存栏 3.56 万头、鸡存栏 1.13 万只,商品 率均在 60%以上,畜牧养植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支柱产业。 境内煤炭、铜、石灰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丰富。 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本区域从奥陶系到泥盆系、石炭系以及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第四系底 层属于河谷阶地,i、n级阶地为内迭嵌入阶地,m、w级阶地为基座阶地。 奥陶系在昌林山出露的为下统( O1), 岩性为灰绿色,褐灰色变质砂岩、 千枚岩夹硅质岩、灰岩等。岩性稳定,为浅海相建造。与泥盆系呈不整合接 触。 泥盆系在本区出露为上泥盆系(D3),岩性单一,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 夹泥质粉砂岩。 石炭系分布于昌林山以北山前, 岩性为中 - 厚层状灰岩夹砂岩, 底部夹石 膏。灰岩岩性相对柔软,受构造挤压后形成许多小型褶曲。 第四系在本区内主要以全新统(Q)地层为主:岩性为黄土状亚砂土, 局部为冲洪积砂砾石,厚度一般1-6m,局部地层上覆疏松黄土。 2、地质构造与地震 该区域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陇西系”大型的帚状构造体系。根据《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50年超概率10%(GB18306-2001

文档评论(0)

fengxingz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