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 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 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 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 感受分享的快乐, 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 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 感恩他人的分享。
课前准备 :
教师:课件。
学生:自己喜爱的一两件物品。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导语: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对,生日蛋糕。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过生日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和家人一起过的,家人分享了你的生日快乐。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种不同的快乐, 那就是分享的快乐, 板书课题《15、分享真快乐》。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享”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快乐的小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任务 1:出示教材第 58页《一起读,更有趣》绘本,学生阅读绘本小故事, 讲一讲小女孩收到妈妈送的书后,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她和好朋友一起读, 和同学一起把故事表演给全班看, 后来又与 别的同学一起看……
教师小结:像小女孩这样, 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里的乐趣, 这就是分享。
任务 2:我们也带来了自己心爱的图书,快快与小组里的同学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说出图书的名称。
任务 3: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做法是分享的行为呢?自己都曾经和别 人分享过什么呢 ?
学生交流:把自己喜爱的东西让别人玩; 我爱吃的零食给别人吃; 我感到高
兴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这些都是与人分享的好行为。其实,我们不仅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物品,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其他的哦!
活动二:分享的魔力
导语:因为分享是个魔法师,拥有超强的魔力,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快来看看吧。(1.方法分享2、游戏玩法分享3、妈妈做的饼干分给小伙伴……)
你看:我们有一个快乐,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就成了两个快乐,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可分享的东西太多了,咱们来分享一个故事吧《孔融让梨》。说了这么多,我们分享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快乐的与小伙伴分享;爱惜小伙伴的东西;礼貌待人…… 教师小结:秘密分享小声点,故事分享生动点,方法分享仔细点,作品分享 小心点,与人分享礼貌点,一起分享快乐点。
活动三:快乐分享,不做“小气鬼”
导语:在分享的过程中, 我们大家是快乐的, 但是肯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 不愉快。
任务 1:请大家仔细看图,思考图中这些小朋友遇到了哪些不愉快,你们觉 得这些同学真的是小气鬼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我让 A 用我的直尺,他给弄坏了,我很不高兴,下次就不想再借 东西给他了; 上次 B 去我家, 他非得要玩爷爷给我的小木船, 但是这是爷爷留给 我的纪念,我不想让他玩,他生我的气了;我刚买了几本故事书, C 想看,但是 我每次想看他的,他都不让看,所以我也不让他看……
任务 2:我们大家仔细想一想,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1)有了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共同体验快乐。
(2)遇到别人最珍爱的东西,如果别人不愿意分享,就要尊重他。
(3)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要珍惜, 不要弄坏了。 如果弄坏了, 要想办法补救。
活动四:在贫困的地区,还有许多的小朋友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大家也应该分享自己的爱心,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们。我们周围的同学有了困难我们也应该分享自己的爱心,帮他渡过难关。
结束语:让我们学会分享,收获快乐!
《15、分享真快乐》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都特别爱分享,有时候甚至慷慨过头,例如:会与人分享家庭的隐私,比较珍贵的物品等,因此而发生许多矛盾。经查阅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儿童分享行为的发生、发展与其分享密切相关,4-16岁儿童分享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慷慨”倾向在5-6岁时出现飞跃,并逐年增加至7-8岁。针对儿童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教材预设目标时增加了“乐于分享,并知道哪些可以分享,哪些不可以分享”这一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有的放矢,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5、分享真快乐》教学反思
本节课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回顾整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拓宽了分享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分享不仅是乐于进行物的分享,还可以充分体验情绪分享、方法分享、成果分享等,感受不同分享带来的意义与乐趣,在更为丰富的分享中,增进与同伴的积极交往。
2、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分享技巧,培养学生积极分享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分享中学会换位思考,客观看待分享中的“吝啬”行为,设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