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虐童案看逮捕程序的滥用-2019年文档.docx

从南京虐童案看逮捕程序的滥用-2019年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南京虐童案看逮捕程序的滥用 权利是把双刃剑, 逮捕作为一项公权力, 其运行具有保障诉 讼顺利进行等功能,与此同时,该权力也容易被滥用,其功能在 长期的实践中也被异化, 对人身自由的高度限制和羁押时间的冗 长也对个体人权造成了侵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为了保障犯罪 嫌疑人、 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起诉, 逮捕都被作为一种普遍适用 的强制措施被予以运用, 由此, 对比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的其 他国家在适用逮捕程序审慎审查的情形, 我国逮捕措施的适用比 率明显较高。 一、逮捕的法定适用条件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逮捕的含意是:“公安机关、人民 XX 院、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 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以及防止发生其他社会危险性, 依法采 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 讼法》第七十九条对逮捕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 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 尚不足以发生法条所列举的社会危险性。 这一条的规定将修改前 逮捕需要审查必要性的条件予以删除了, 但在实践中, 是否有必 要予以逮捕仍是实施逮捕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实际的操作中, 是 否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一般解决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 明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即可, 至于该犯罪嫌疑人是否会实施妨碍 诉讼的相关行为、是否有继续犯罪的可能性并不放在考虑范围 内,甚至是否需要批准逮捕的罪责要件的重要性也在减弱, 实践 中常出现“够罪即捕”的倾向。 二、滥用逮捕程序的表现 (一)逮捕适用的不审慎 2014全国两会最高人民XX院工作报告指出,严重的刑事犯 罪应当受到惩处, 对于没有必要予以逮捕的, 决定不予批捕 82089 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决定不 起诉51393人,比上年分别上升 2.8?G和34.3?G。2015年最高 人民XX院工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 879615人,同比下降 0.02?G,提起公诉1391225人,同比上升 5% 这样的逮捕率在一个法治国家的社会背景下来看是过高的, 对于人权的保护、 司法成本的有效利用这些方面来看都是有害而 无益的。实践中依然是根据是否有罪来推定其社会危害性以及逮 捕必要性, 而要证明不需要逮捕的难度总是很大, 所以导致了逮 捕率高的现实问题。 (二)逮捕功能的异化 以 2015 年 4 月发生的“南京虐童案”为例。 2015 年 4 月 2 日,南京市XX局接到某学校老师反映,儿童施某身上有多处表 皮上,怀疑遭其养母殴打。 其后被害人养母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 依法拘留。4月12日,公安机关依法提请批准逮捕, XX院作出 了不予批准逮捕的最终决定。 消息一发出社会舆论便出现沸腾之 势,南京市人民XX院再次通过微博公布不予批准逮捕的四点理 由,但这一的解释依旧未能平息群众的质疑。 第二次涉及到逮捕 程序是在本案一审的法庭审理过程中, 由于被告人情绪较为激动 致使庭审无法正常进行, 审判长宣布对其予以逮捕。 逮捕这一强 制措施的功能被异化为认定有罪的前奏, 这就使得民众认为不批 准逮捕就是确认其无罪, 再加上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感, 所以检 察机关作出的不批捕决定让群众不能接受。 由此也能反映出逮捕 功能在实践中的异化。 三、逮捕程序适用的比较法研究 (一)英美法系国家逮捕程序的适用 英美法系国家大多对于极有可能侵犯到其权利的各种强制 措施予以了严格的实体以及程序上的控制, 我国的逮捕跟西方法 治国家的逮捕在其意义和功能上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美国的法学 术语中, 逮捕即是对犯罪嫌疑人人身的一种“扣押”。 实施逮捕 标志着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式开始, 但与我国不同的是无论是何种 逮捕都只是强制到案的手段, 逮捕并不意味着羁押, 而只是作为 一种前置的程序, 只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限制人身自由。 而我国的 逮捕实践中通常是将其关押于看守所的一种强制措施, 通常逮捕 后就会附随产生羁押的实际效果, 这样的模式也被称之为“捕羁 合一”。 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实行逮捕前置原则, 逮捕是一种强制到案 措施,它所附带羁押时间较短,如果要更长时间的羁押,就必须 通过由当事人以及法官参与的类似审判活动的程序。 犯罪嫌疑人 及其辩护律师都可以参与, 在此过程中, 控方需要提供证明其羁 押的必要性的证据,律师可以提供当事人不应予以羁押的证据, 最后由法官作出最终决定。 也就是说, 其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羁 押是由法官来决定的, 根据诉讼案卷材料以及律师调查取证的证 据材料,此外,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来自于社会机构的相关材料, 通过对证据的审查来决定是否需要羁押。 (二)大陆法系国家逮捕程序的适用 以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代表的德国为例,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一 百二十七条规定了暂时逮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