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8.docx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8.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8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认知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了解金华双龙洞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阅读和想象相结合,读懂课文,发展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的窄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体会山上景色的美。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由题目猜测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二、预习检查   1、词语:    浙江 金华 罗甸 双龙洞(用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语介绍双龙洞的位置)    粉红色 新绿 明艳(你还知道哪些明艳的色彩?)    额角 后脑 肩 背 臀部 脚跟(摸一摸这些部位,说说这些词语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稍微 合适 聚集 呈现 昏暗 颜色各异 变化多端 盘曲而上    根据意思说词语:    山或石头高耸的样子(突兀),    树木茂盛的样子(森郁)(葱郁、葱茏)    指导书写生字 聚   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作者游览的景点。    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到的景点。   三、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的游览示意图   1、学生默读课文,画游览示意图   2、根据游览示意图,了解游览的顺序。   3、了解课文叙述的重点,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三、欣赏上山见闻   1、作者在上山的路上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见 闻)   2、抓住“明艳”,体会山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读。   3、抓重点句子,体会溪流的变化: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朗读,体会溪流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教师作示范朗读,指导读好排比句。)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和背诵。   四、练习   分类摘抄词语。(表示地名的,表示身体部位的,描写山和石笋、石钟乳的四字词语)   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和想象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回忆作者游览的顺序   (板书)   二、阅读课文,了解双龙洞的特点   1、外洞:   ⑴ 多媒体播放“外洞”景色。   ⑵ 引读课文:     洞口(  ),外洞(  )。   ⑶ 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把外洞的特点描写具体的:    ① 外洞很大,全是石头。    ②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2、孔隙:   ⑴ 由外洞进入内洞,要经过一个孔隙。这孔隙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从小船的“小”,体会孔隙的窄小。从人躺在船里进孔隙的感觉,体会孔隙的低矮。(“从……到……到……到……”为什么要这样写?)     朗读课文中描写“我”进内洞时的感觉的句子。(体会作者细致的描写)   ⑶ 小船是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的?     学生用两只手演示“我”进入内洞的经过。边演示边复述或背诵,进一步体会孔隙的窄小、低矮。   3、内洞:   ⑴ 朗读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⑵ 多媒体放映内洞录象:     认识石笋和石钟乳。     想象所看到的石笋和石钟乳,练习说话。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句式: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