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产业链全景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医美产业链全景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行业数据,就用行行查 ? 据FrostSullivan分析报告数据,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为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达2548.3万人,并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医美第一大市场,于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115亿元。 对标美国渗透率约为中国的10倍之多,国内医美市场未来至少还有5倍增长空间。医疗美容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原料生产商、产品/设备制造商、中游-医美机构、下游医疗美容营销平台。 上游:盈利能力最强,壁垒较为稳固 上游医疗美容用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制造商,负责研发并生产医美用品,按生产产品类别可进一步细分为医疗器械和药物供应与制造商。 严格的审批流程导致上游竞争格局较好,上游厂商投资价值凸显。代表性企业有华熙生物、爱美客、三友医疗等。纵观整个医美产业链,上游原料生产、耗材和器械商企业相对集中,单个企业反而处于医美产业链利润高地,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一方面,上游环节盈利能力最强,尤其是药品耗材厂商的毛利率高达70%-90%。以注射用玻尿酸针剂为例,以爱美客为代表的终端产品生产商加价倍率最高,毛利率较其他环节更高。医美产品生产厂商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在整个产业链中,医美产品生产厂商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上游环节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监管政策且研发投入较大,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壁垒较为稳固。医美产品上游生产商需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其中三类器械从立项准备到审批结束需大约5年的时间,因此上游的参与者相对较少,高昂的时间成本让后来者望而却步。同时,由于下游医院/医美机构由于高度分散,无法联合起来与产品/器械生产商议价,因此生产商拥有较为强势的议价权。上游产业同免税行业类似-具备一定“牌照”属性,过硬的拿证能力是致胜的基础,同时兼具需求洞察力+强研发力+完善的渠道力+丰富产品矩阵的企业可获行业红利外的成功。图表来源:新氧App, 开源证券近年来,玻尿酸和肉毒素主导的非手术类轻医美更受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08至今,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6个国家、17家厂商的48款III级医疗器械玻尿酸注射产品。其中,已批准9家中国厂商的29款产品,批准8家国外厂商的19款产品,近五年年均准入玻尿酸注射产品数量在5个左右。近五年玻尿酸注射产品年均审批数量在5个左右。目前,进口玻尿酸产品占据了近65%的市场份额,其中韩国LG、美国Allergan两家公司在2019年合计占比达到42.3%。国产品牌中,排名前三的本土企业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从2016年的20.5%扩大至2019年的28.10%,其中爱美客2016年至2019年占比分别为5.7%/7.00%/8.60%/14.00%,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爱美客的国内竞品主要是华熙生物与昊海生科的玻尿酸产品。 华熙生物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覆盖产业链上中游。而昊海生科依托医用透明质酸钠和医用几丁糖等可吸收生物医用材料,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四个领域均有布局。数据来源: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根据沙利文报告分析,玻尿酸2015-2019年CAGR达26.2%,2019年规模已达到47.6亿元,预计未来5年有1.5倍以上增长空间;肉毒素2015-2019年CAGR33.39%, 2019年规模为38亿/+27%,预计2024年中国医美玻尿酸终端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亿元。从市场发展空间来看,玻尿酸、肉毒素均有翻倍以上的空间。随着国货品质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将不断提高,未来国货高性价比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高。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肉毒素注射主要用于瘦脸和除皱,是一种可逆的、反复消费的“快餐美容”产品。国内获批肉毒毒素产品仅有艾尔建的Botox、兰生所的衡力、益普生的Dysport获批。国际上肉毒素品种繁多,但是我国监管较严格,长期以来国内获批的肉毒素只有2款,分别是1997年获批的国产兰州所的衡力、1998年获批的英国艾尔建的Botox,肉毒素审批偏紧,直到2020年6月才有第三款肉毒素上市,为英国Ipsen的Dysport,其在欧洲地区销售量位居第一,在韩国市场占有率位居第四,有望改变国内肉毒素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在研的有爱美客和韩国Huons合作的Huto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