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灌木林生物特质及土壤研究
池州地区国土总面积为 8271 平方公里 , 水土流失面积为 3972 平方公里, 占幅员面积的 48%,其中:强度流失面积为 509 平方公里 , 占 12.8%, 中度流失面积为 1008 平方公里 , 占 25.4%,轻度流失面积为 2455 平方公里, 占 61.8%。若以每年平均流失表土 SCM计算 , 则每年流失表土达 100。万吨。由于土地和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 水土流失加剧 , 生态环境恶化 , 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池州地区位于安徽省南部 , 属北亚热带气候 , 区内
热量丰富 , 光照充足 , 雨量适中 , 年平均降雨量在 1400 一 21o0MM之间 , 因此 , 区内灌木资源丰富 , 分布广泛。但长期以来 , 由于重视乔木 , 忽视灌木 , 灌木资源破坏比较严重 , 利用率低 , 造成树种单一 , 林层单一 , 水土保持效益降低。作者在 97 年对池州境内的秋浦河沿岸灌木林地进行了综合性调查研究。
一、研究区的概况
秋浦河发源于安徽祁门 , 沿途流经石台、贵池两县、市 , 注入长江 , 秋浦河两岸 , 自上而下为中低 LIJ 、低山、丘陵、坪区 , 海拔 50 一 500 米不等 , 山区沿岸母岩以花岗石、板岩、石灰岩为主 , 土层厚度一般都在30CM以下 , 部分瘾薄石灰岩山场 , 土层不足 IOCM。82 年前, 由于过度采伐森林 , 陡坡开荒 , 造成植被稀少。 82 年以后 , 在政府和林业水利部门的重视下 , 进行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 全面开展封山育林 , 恢复和保护植被 , 使林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目前 , 在林中空地和荒坡 , 耐干早有薄的灌木恢复了生长 , 呈块状、条带状和零星分布的白栋、短柄泡、紫穗槐、杂竹、葱木、黄荆、杜鹃等树种构成的灌木林 , 对保护林地 , 控制水土流失 ,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根据灌木的集中分布 , 确定白栋、紫穗槐、葱木、杜鹃、黄荆等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
( 一) 林分调查在每一个灌木类型中选择两块标准地 , 林木数量 150 一
200 株, 测定林木的根茎、树高、分枝数。根据每株调查 ( 每个港木类型选出标准株 3 一 5 株) 测定生物量和根系分布。根据灌木资源的分布特点, 块状分布采用标准地法调查 , 面积为 30oM。条带状分布采用带状标准地法 , 带的宽度为 5 一 10M,长度从山沟到山脊 , 每 10 一 15M设一标准地, 面积 10oM。散生分布采用大标准地 ( 一公顷 ), 按对角线选择 20 一 30 个小样方 , 样方面积 4 一 10M。计算出小样方内株数、覆盖度 , 多数密度。每株测定与标准地法相同。
( 二) 测定灌木根系的分布林木根系在平地是以树干为中心 , 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 在坡地上 , 根系分布不对称 , 上坡根幅短 , 下坡根幅长 , 两侧根系沿等高线伸展。挖掘后观察水平根系的位置 , 测定水平分布范围。然后 , 将根系自上而一下截去一半 , 观测根系的垂直分布范围。
( 三) 测定灌木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在标准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
测定土壤的容重、上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非毛铃孔隙度、 _上壤最大持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渗透性等。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不同灌木林地的土壤的物理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紫穗槐、白栋、
葱木、黄荆、杜鹃的土壤容重比空地分别小 17.65%、 17.35%、巧 .66%、
。4%、5.14%。土壤的总孔隙度分别比空地大 17.63 写、 18.28%、
11.55%、15.03%、8.31%。非毛管孔隙度比空地分别大 73.33%、64,88%、
57.02 写、 5477%、38.34%。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为 21.79%、
20.61%、20.71%、19.89%、18.89%。从表中得出 , 土壤的物理性状以紫
穗槐林地最好 , 其次是葱木、白栋、杜鹃、黄荆 , 空地最差。
( 二) 不同灌木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森林土壤贮水量的大小 , 取决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土层厚度。为了比较分析 , 土层厚度均按 ZoCM计算。土壤蓄水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非毛管孔隙度的多少。非毛管孔隙贮存
的水份渗入土壤下层 , 变成地下水随作毛管孔隙贮存水量的逐步下渗 ,
又逐渐恢复原来的贮水能力 , 为下一次降雨的贮存水分提供条件所以土
壤贮水量的大小取决于非毛管孔隙度。不同灌木林地土壤贮水量见表 2 山表 2 得出:上壤贮水量以紫穗槐林最大 , 其次址葱术林、杜鹃林、黄荆林 , 空地最小。因为紫穗槐林非毛管空孔隙度大 , 吸收和贮存降雨的能力强 , 减少地表径流量 , 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