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学杂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夸父追日》教学杂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浙江省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胡国军】   “教”时教师要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时学生要多用朗读与想象进行情景体验。   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神话传说是经过改编后的一个个通俗、优美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也具体而生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为主。用语言描述来复述或总结课文。如教学《夸父追日》,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来总结课文:“追赶太阳的夸父太累了,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当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夸父终于支持不住了。倒在原野上的夸父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感动天地,夸父的遗憾令人叹息,催人奋进。”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语言描述,用词选句尽量要来自于文本,要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文本的美妙和魅力 ──可以丰富语言,可以表情达意,可以有利于转述和复述,也可以增强记忆、背诵,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夸父追日,我们追什么?──两位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认识及设计的比较日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学校 丁 强   当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去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对故事都会有不同的独特感悟;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去读一个故事的时候,更会有一个个知识点的在我们眼前涌动。然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此时面对文本,应该考虑的是预测学生阅读这个文本时,会对什么最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后,给学生最终留下点什么?   《夸父追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的课文,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各自阅读文本,之后各抒己见谈体会,最终形成以下两种比较鲜明的不同观点:   观点一:   夸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夸父心中的宏愿“希望太阳永远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至死也未能如愿。读后让人有一种淡淡的酸楚,深深的遗憾。夸父虽败犹荣,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在。这不禁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荆轲可谓英雄也!项羽自刎乌江,壮志未酬,然他仍是一代枭雄。真是成亦英雄,败也英雄。   观点二:   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是课文的精髓。阅读的兴趣点应该在故事的神奇之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上得了天,入得了地,下得进海,令人非常羡慕;女娲用泥土捏出个泥人,仙气一吹便成了真人,这是神奇。课文《夸父追日》也是一个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学生的兴趣点会在何处呢?应该不会在于夸父是否是英雄?而在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   顺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便有了如下的两种课堂设计:    设计一:   课堂以对“英雄”的认识贯穿始终:首先导问夸父是英雄吗?而后研读故事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夸父是一名英雄?找句子交流感悟。最后拓展延伸,对夸父的英雄形象进一步认识,得出对于英雄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设计二:   课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为线索:首先解题导入,谈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而后研读故事,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具体找找哪些句子描写十分神奇?最后深化理解,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进一步认识神话人物“夸父”。   纵观以上案例,两位教师如此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初浅的观点:   一、两堂课的设计者,两种阅读教学指导观念的展示   前者处理教材时把落脚点定在人文价值的取向上,以此贯穿始终;后者处理教材的落脚点定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循着学生最感兴趣的路线,走到课堂的深处。   二、两堂课的设计者,两种师生观的碰撞   阅读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还是主导?前者,他有着十分强烈的控制欲望,不仅主宰着课堂进程,甚至还欲控制学生的思想。完全以自己的阅读感悟去引领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学生学得很累,兴趣不浓。最终的阅读收获是什么?明白什么是英雄之余,其它还得到了什么?有的可能到最后还不

文档评论(0)

147****0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