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从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前后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合集.pptVIP

丘成桐《从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前后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合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5  b. 中国数学 上述李善兰﹙1811-1882﹚和伟烈亚力翻译 Loomis 的微积分以后,数学发展不如日本,京师同文馆﹙1861年创办﹚和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创办﹚课程表都有微积分,但影响不大。 李善兰在京师同文馆 .精品课件. */85 严复﹙1854-1921﹚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到朴茨茅斯和格林威治海军专门学校读数学和工程,却未以数学名家。容闳﹙1828-1912﹚在1871年带领幼童赴美留学,以工程为主,回国后亦未能在数学和科技上发展所长。 严复 容闳 .精品课件. */85 甲午战争后,中国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上书光绪皇帝: 「……切托日本文部参谋部陆军省代我筹计,酌批大中小学各种速成教法,以应急需。」 在1906年留日学生已达到八千人,同时又聘请大量日本教师到中国教学。冯祖荀大概是最早到日本念数学的留学生,他在1904年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他回国后,在1913年创办北京大学数学系。 .精品课件. */85 在1902年周达到日本考察日本数学,访问日本数学家上野清和长泽龟之助,发表了「调查日本算学记」,记录了日本官校三年制理科大学的数学课程: 第一年:微分、积分、立体及平面解析几何,初筹算学、星学及最小二乘法、理论物理学初步,理论学演习、算学演习。 .精品课件. */85 第二年:一般函数论及代数学、力学、算学演习、物理学实验。 第三年:一般函数论及椭圆函数论、高等几何学、代数学、高等微分方程论、高等解析杂论、力学、变分法、算学研究。 这些课程,除了没有包括二十世纪才出现的拓朴学外,其内容与当今名校的课程不遑多让。中国当时大学还在萌芽阶段,更谈不上这样有深度的内容。 .精品课件. */85 周达又从上野清交流中得知华蘅芳翻译代数术时不应删除习题。周达的三子周炜良以后成为中国廿世纪最伟大的代数几何学家。 周炜良 周炜良与丘成桐 .精品课件. */85 现在看来,全面学习日本不见得是当年洋务运动的一个明智选择,日本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之交期间的科学虽然大有进步,但与欧洲还有一大段距离。中国为了节省用费,舍远求近,固可理解,然而取法乎其中,鲜有得乎其上者。 .精品课件. */85 紧接着中国开始派学生到美国,其中有胡敦复﹙1886-1978﹚和郑之蕃﹙1887-1963﹚,前者在哈佛念书,后者在 Cornell 大学再到哈佛访问一年,他们两人先后﹙1911和1920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27年清华大学成立数学系时,郑之蕃任系主任。 胡敦复 郑之蕃 .精品课件. */85 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学生亦有秦汾,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5年创办中国数学会之发起人中有他们三人,胡敦复曾主持派送三批留美学生,共180人。 秦汾 .精品课件. */85    1909年美国退回庚子赔款,成立中国教育文化基金,列强跟进后,中国留学欧美才开始有严谨的计划。严格的选拔使得留学生质素提高。哈佛大学仍然是当时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留学对象,胡明复﹙1891-1927﹚是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从事积分方程研究,跟随Osgood和 B?cher,第二位在哈佛读书的中国数学博士是姜立夫﹙1890-1978﹚,他跟随Coolidge,念的是几何学。 .精品课件. */85 俞大维﹙1897-1993﹚也在哈佛哲学系跟随 Sheffer 和 Lewis 读数理逻辑,在1922年得到哲学系的博士学位。刘晋年﹙1904-1968﹚跟随 Birkhoff,在1929年得到博士学位。江泽涵﹙1902-1994﹚跟随 Morse 学习拓朴学,在1930年得到博士学位。申又枨﹙1901-1978﹚跟随 Walsh 学习分析,在1934年得到博士学位。 俞大维 江泽涵 .精品课件. */85 芝加哥大学亦是中国留美学生的一个重要地点,其中杨武之﹙1896-1973﹚师从 Dickson 读数论,在1926年得到博士。孙光远跟随 Ernest Lane 读射影微分几何,在1928年获得博士。胡坤升跟随 Bliss 学分析,在1932年获得博士。此外在芝加哥获得博士学位的还有曾远荣和黄汝琪,先后在1933和1937年得到博士学位。 杨武之 孙光远 .精品课件. */85   除了哈佛和芝加哥两所大学外,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有:  在二十年代有:孙荣(1921,Syracuse)、曾昭安(1925,Columbia)  三十年代则有:胡金昌(1932,加州大学)、刘叔廷(1930,密西根)、张鸿基(1933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