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下专练三 小说1 训练7刷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经典是在古今中外________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审视和________。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近日,《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在上海发布。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扫描和捕捉,经典往往被读得________。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轻人文陶冶,使得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________,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专练三 小说1 训练7刷语言文字应用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浩如烟海 诠释 支离破碎 标本B.汗牛充栋 解释 支离破碎 标本C.浩如烟海 诠释 分崩离析 范本D.汗牛充栋 解释 分崩离析 范本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先看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前者侧重种类多、数量大,后者侧重藏书数量大。此处形容古今中外的书籍种类多、数量大,用“浩如烟海”更恰当,据此可排除B、D两项。再看第三空:“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此处形容经典被零散地阅读,用“支离破碎”更恰当,据此可排除C项。故选A。专练三 小说1 训练7刷语言文字应用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而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有三至四成B.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C.竟然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不足三成的学生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D.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至四成,况且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前文“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可知,接下来要补充的内容应该是大学生读了什么书,应先介绍读了哪些方面的书,再说不读哪些方面的书,据此可排除C、D两项。A项,“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的意思是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现在没有三成了,强调学生数量减少,而此处的语境强调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人数少,并没有减少的意思,所以用“尚不足三成”更符合题意,据此排除A项。故选B。专练三 小说1 训练7刷语言文字应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B.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为个体提供进取的力量或心灵上的抚慰。C.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D.不仅人们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人们”与“精神”主宾不搭配,应将“是”改为“获得”;二是语序不当,“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与“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应互换位置。故选A。刷语言文字应用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专练三 小说1 训练7刷语言文字应用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前面指明“官服”,后面列举了礼冠的各种类型,故应填“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之类的语句。②处,前面说“男子的服饰”,后面又强调“满族妇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UNIT 3.pptx
- 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UNIT 4.pptx
- 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UNIT 5 .pptx
- 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UNIT 5 Section C.pptx
- 语文必修下册迁移阅读与语言文字应用刷题课件:专练二 古典诗歌1 训练5 .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八单元 第16课 阿房宫赋 教学课件 .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窦娥冤(节选) .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基础知识梳理 .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课堂巩固训练 .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基础知识梳理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