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点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下面给大家 ___一些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字:
词:
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 ___彩发生变化。
所以…者、所+动词(…的原因)
动词+者(…的人)
(1)名词 活用为动词
使动
意动
作状语
(2)动词 活用为名词
使动
意动
(3)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
动词
使动
意动
(4)数词 活用为动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临时可活用为动词)
例:六王毕,四海一; 统礼仪,一;
句:
(1)主谓倒装
(2)状语后置 “于”
(3)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宾语前置
A:疑问代词“谁、何、奚、安”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
B:否定代词“不、毋、未、莫+动词+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未之有也。
C:用指示代词“之、其”指复的句子,宾语要前置
“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
古字通假
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
B:假借。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
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
C:古今字。
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
D: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俛同“俯”)
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通假字与本字的 ___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如: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错”(cuò) 通“措”
(2)声母或韵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 “伸”
(4)读音相近。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检测
项为之强 《童趣》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以记之 《岳阳楼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公输盘不说 《公输》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答案:
“强” 通“僵” (jiāng)
“女”同“汝” (rǔ)
“反” 通“返” (fǎn)
“被”通“披” (pī)
“属” 通“嘱” (zhǔ)
“要”通“邀”(yāo)
“畔” 通“叛” (pàn)
“说” 通“悦” (yuè)
“乡” 通“向” (xiàng)
“与” 通“举” (jǔ)
古今异义词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①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A: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曲张疾病》课件.ppt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仙溪志-宋-黄岩孙.pdf VIP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SL∕T 821-2023 节水规划编制规程.pdf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我为班级作贡献》精美课件.pptx VIP
- 护士注册体检表-(正式).doc VIP
- 检查检验分级管理制度.docx VIP
- 第4课(牛字旁)课件 2025小学生书法通用版二年级下册.ppt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