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之气与“冷峻”之风.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真”之气与“冷峻”之风 李锐的短篇小说《丢失的长命锁》原名《丢失了的长命锁》{1},初刊本发表于《山西文学》1982年第7期,后收入作家的第一本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遂改标题为《丢失的长命锁》。 这篇小说的发表时间距李锐的处女作《杨树庄的风波》(《山西群众文艺》,1974年第1期)发表时间已有八年,属于他早期作品中较有特色也相对成熟的一篇,从作家以此命名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也能洞见一些端倪。李锐曾指出,他真正的文学创作是“从《厚土》开始的。在其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2}。毋庸置疑,《丢失的长命锁》属于李锐的学习和准备,但这篇小说的诸多特质需要细读加以查探,这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李锐打通经脉。 一、成长小说与“长命锁” 《丢失的长命锁》是一篇带有成长意味的短篇小说,或曰,它是一篇不具有史诗性质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源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这类小说的主角要经历一个历练过程,他们通常从年幼无知转变到熟谙世故。社会现实,或重大事件,是他们自我改变的契机。但是,西方的成长小说要叙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的各种经历和遭遇,甚至包括他们的精神危机,所以容量博大,具有“史诗”品格。《丢失的长命锁》属于短篇小说,显然不具备史诗性质。但是,它披露出了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历程,通过个人史上的重大事件将自我的“成长”目的达成,并以此获得与成长小说相似的审美效果和艺术追求。 胡适曾对短篇小说进行定义:“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3}如鲁迅所言,“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丢失的长命锁》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的“横截面”,或曰“侧面剪影(silhouette)”的铺述,它讲的是一个十七岁少年长锁只身杀豹的故事。长锁年幼丧父(其父是村里出名的猎人),所以母亲想尽办法对儿子这棵独苗呵护和宠爱。为了让儿子顺利成长,她专门请来神官念咒做法,最后神官用朱砂在一把红铜打制的“长命锁”上画了符咒,叫永世不离戴在身上,并将婴儿名字从“长喜”改为“长锁”。从此,小家伙便人不离锁,锁不离人。 随着时间推移,长锁逐渐长大,但母亲的过分疼爱以及自己佩戴“长命锁”的缘故,总是受到村里同龄伙伴的哂笑、挤对。有一天,村里的男人成群结队地上山打猎,比他大一岁的旺儿故意气他:“长锁,你还小哩,才十七呀。等长大了跟你妈一块去吧。”一赌气,长锁便安置了父亲当年用的地炮。第二天,地炮就响了,长锁遂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提斧上山。地炮伤了一只豹子,在经过你死我活的拼杀之后,长锁负伤得胜而归。当他回到家,母亲先是心疼儿子的受伤,然后便是塌天似的尖叫:“锁儿,你那锁呢?”原来和豹子搏斗时,“长命锁”被野兽抓断遗落山上。于是,母亲苦苦要求长锁去找,但长锁毅然拒绝了泪流满面的母亲。猎物打到了,“长命锁”丢了,长锁也自此长大成人了。 《丢失的长命锁》虽为短制,却是一篇带有成长意味的小说,“长命锁”这个富含民族特征和文化意蕴的物品充当小说的标志,它的存在与否成为长锁长大成人的关键所在。 二、小说的对话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是由各类社会关系组成的复合体。上世纪90年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文论界刮起一阵狂潮,并在《诗学和访谈》中斩钉截铁地指出:“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5}2021年,文艺理论家李衍柱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中如是说:“将一切社会关系与人联结、沟通起来的第三方必然是由话语呈现出来的对话关系。”{6}如此一来,“对话”成为显示人的本质属性的必经之径。 在巴赫金的理论体系中,文学活动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作者与人物、读者与人物、作者与读者都存在不同的对话关系。显然,在《丢失的长命锁》中,作者李锐与其笔下的人物长锁也具有明显的对话关系。 长锁自小将母命视为权威,之后便一直活在同龄人的嘲讽中,于是他力图通过“打猎”证明自己,最后他不仅打得豹子,还将禁锢自己的“长命锁”落在深山。随着他决绝地拒绝母亲“找回长命锁”的要求,囚禁他的枷锁便被卸下,长锁借此收获了个人意义的成长。在小说中,作者李锐和长锁的对话一直存在。长锁的丧父经历和李锐早年的悲惨经历类似,所以二人在彼此的心理世界相遇。之后,李锐便一直劝说长锁进行“成长突围”。略带表演性质的“猎豹”对长锁来说意义非凡,而偶然性地“失锁”更是将故事引向高潮。面对涕泗横流的老母亲,长锁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这时候李锐适时出现并将长锁从屈服的边缘拉了回来,长锁幡然醒悟,然后告诉李锐他“再也不会向母亲的眼泪屈服了”。李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