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题型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型题解析 大街中学 史晋云 规律探究试题是中考中的一棵常青树, 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主要原因是这类 试题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通 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判断 等探索活动来解决问题.此类试题可分为 数式规律、图形规律、数图结合规律等。 规律探究题 归纳型问题是近年中考比较常见的题目,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的训练;需要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中考中的探究归纳题 1.条件、结论的不确定性 2.结构的多样性 3.思维的多向性 4.解答的层次性 5.过程的探究性 6.知识的综合性 例: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用手指练习过数数,一个小朋友按如图所示规则练习数数,数到2011时对应的指头是———(填出指头的名称:大母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中指 解析:因为2011-5=2006;2006÷4=501还余2,所以是中指。 通常我们把“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归纳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归纳性问题是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的热点和亮点,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类问题. 问题:什么是归纳法? (一)数式规律 例1:观察下面两行数: 2, 4, 8, 16, 32, 64, … ① 5, 7, 11, 19, 35, 67, … ②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求得 它们的和是(写出最后的结果) . 解析:第一行的第10个数是 ,第二行 的每个数总比第一行同一位置上的数大3,所以第二行的第10个数是1024+3=1027. 2051 归纳与猜想 (二)图形规律 例2、观察下列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6个图形共有 个★. 即:共有3n+1个★。 49 归纳与猜想 方法一: 直接从图形发现 则第n个图形共有几个★? (二)图形规律 例2、观察下列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6个图形共有 个★. 4 7 10 13 49 归纳与猜想 即:共有3n+1个★。 方法二: 直接观察数字 n=1 n=2 n=3 n=4 …… (1)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为_______ 13 例3、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图1 图2 图3 图4 n=1 4 3×1+1 n=2 7 3×2+1 n=3 10 3×3+1 n=4 13 3×4+1 解析: …… 3n+1 图n ? (2)第n个图形的火柴棒根数是 例1 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4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4个更小的正三角形, ……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 所剪次数 1 2 3 4 … n 正三角形个数 4 7 10 13 … S 则S=(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当n=1时,4=3×1+1; 当n=2时, 7 =3×2+1; 当n=3时,10=3×3+1; 当n=4时,13=3×4+1 ; …… 所以,s=3n+1 3n+1 例2(2009云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1(1,1)、A2(0,2)、A3(-1,1) .一只电子蛙位于坐标原点处,第1次电子蛙由原点跳到以 A1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P1 ,第2次电子蛙由P1 点跳到以 A2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P2 ,第3次电子蛙由P2点跳到以A3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P3 ,…,按此规律,电子蛙分别以A1、A2、A3为对称中心继续跳下去。问当电子蛙跳了2009次后,电子蛙落点的坐标是P2009( ) [解析] 由题意知 (2,2), (-2,2), (0,0)…,每跳三步便回到原点,2009除以3余数是2,因此跳2009次后,落点坐标为 (-2,2). 因为:P1 ( 2,2) ,P2 (-2,2) ,P3 (0,0) 评析:本题设计精巧,颇具新意,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蛙跳”为背景,展示了数学的丰富内涵,材料鲜活、亲切,表述简明直观。本题的另一巧妙之处在于构成网格图形,令人耳目一新;轴对称性质的应用。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觉与简单推理相结合,考察了学生的建模能力. 例:如图,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第二个正方形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