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汉语基础》考试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万里学院专升本《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普通高校专升本入学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而进行的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考试科目《汉语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部分,以现代汉语为主。要求应试者了解现代汉语的知识框架,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基本知识,并能正确分析现代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初步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能理解、分析常见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现象。 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现代汉语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 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现代汉语的特点 。 汉语方言概况。 现代汉语的现状和地位。 第二章 语音 语音的基本性质。 语音的基本概念(音素、音位、元音、辅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的分类和发音。 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的配合关系。 普通话音节的拼写规则( YW的使用、隔音符号的使用、省写、标调法、连写和大写)。 语流音变现象(“一、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第三章 文字 文字的性质与类型。 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的内部造字系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汉字的外部构形系统(笔画、部件、部位)。 正字法(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 词汇 词的性质及其判定标准。 现代汉语构词法(单纯词、合成词及其内部分类)。 词义的性质与类型。 义素分析法。 语义场及其类型。 同义词辨析、反义词分析。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五章 语法 语法的性质与特点。 词类划分的依据。 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及各类词的语法特点、词类辨异分析。 短语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复杂短语的分析(层次分析法)。 句子的基本类型(句型、句类、句式)。 句法成分及单句的分析。 特殊句式及其结构特点(“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连谓句、存现句、双宾句)。 复句的基本类型及多重复句的分析。 语病的修改。 第六章 修辞 修辞的含义及修辞的基本原则。 词语的修辞(意义的锤炼、语音的调配) 句式的选择(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辞格的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拈连、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通感)。 古代汉语部分 上编: 第一章 文字 汉字的性质:表意文字。 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今文字。(各包括哪一些、划分界限) 六书的名称及由来、清代以后的名称和排列顺序。 六书的具体内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概念,并能分析具体汉字的造字法,把握象形与指事的区别,会意与形声的区别,假借与通假的异同。 古今字的概念、古字的识别。 6. 异体字的形成原因、异体字的辨认。第二章 词汇: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复音词中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联绵词的概念及其特点。 古今词义的异同:结合具体词汇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概念,本义的识别,引申的类型。重点要求能分析字形,推求本义: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的关系、本义的辨别。 第三章语法(一) 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识别方法:名词活用成一般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 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是”字在判断句中的作用、判断词的“是”与指示代词的“是”的区别。 宾语前置句的具体类型:宾语是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否定句代词做宾语的、有“是”“之”等为标志的(叙述句宾语 前置以“是”“之” 志)。 被 句常 形式:“ ”字句、“被”字句、“ ??(所)”句。第四章 法(二) 代 :了解常 代 ,重点把握人称代 的特点。 常 介 与 常 的 句式。 第五章 音韵 音韵的基本概念。 律:会 平仄、古体 与近体 的特点、近体 的平仄格式。第六章 合运用 古 的 点。 古文今 。要求能 点和翻 一定 度的古文。 常用工具 的 者及主要作用:《 文解字》、《 雅》、《 大字典》、《辞源》。 下 :文 先秦部分:《 伯克段于鄢》、《晋灵公不君》、《 晋 之 》、《 客孟 君》、《季氏将伐 臾》、《教学相 》。 考 参考用 : 1. 邵敬敏主 《 代 通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版。 2. 黄伯荣、廖序 主 《 代 》增 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6 月版。 3. 郭 良主 《古代 》(上下册),商 印 , 1999 年第 1 版。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