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之郑州演变案例.docx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之郑州演变案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之郑州演变案例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之郑州演变案例 摘要:城市设计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空间上的体现,是城市成长与完善的载体,城市的区域演变、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体现到城市设计上。 本文通过对郑州城区近百年来的发展演变的分析, 希望为我们在城市设计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设计;郑州;发展演变;“ V”字型;有机多组团 模式中图分类: F293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郑州为河南省会、五朝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 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拥有 3600 多年建都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给郑州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郑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 2002 年开始实施建设的郑东新区,奏响了郑州城市框架大发展的序幕,郑州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百年来的大突变。 二、近现代郑州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1. 解放前的郑州( 1909-1949) 1910 年,京汉铁路与洛汴铁路(陇海铁路前身)在郑州城区外 西南角交叉,并设立火车站。从此,郑州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确立。随 后,小小的郑州依靠商业渐趋繁荣, 1927 年郑州设市, 1928 年,郑 州城区规划面积已达到 10 个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 25 万,远远超出历 史上的古城( 0.65 平方公里)的大小,郑州也成为河南仅有的两个 省辖市之一(另一个为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 。从 1930 年代到 40 年 代末,实际上整个郑州的建设多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段。 此阶段铁 路建设对于郑州城市空间产生了深刻变化, 形成了双“ V”字型结构, 东北、西南区域地势开阔,西北、东南区域面积狭长。古城区位于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站东侧,在铁路建成旧城区长期发展缓慢,城区较小,铁路建成后古城区与铁路间的用地开始迅速发展, 此后城市建成区主要集中沿铁路方向的东侧延伸发展,形成了铁路与古城区之间的现今老城区地域。 2. 解放后的郑州( 1949-1978)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州人对于郑州的建设,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1953 年郑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郑州开始快速发展。 1954 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后,郑州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郑州形成了“一心两片、 铁路分割”的城市空间格局,即以火车站及二七广场为中心,铁路东为行政片区,铁路西为国棉轻纺工业生产区的格局。 在 1955 年 10 月,在哈雄文和慕欣工作的基础上, 经过苏联专家巴拉金以及其他规划专家的进一步修改、 完善,郑州规划上报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城市建设总局。 这是郑州市第一个上报国家并得到批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 1954 年编制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工业项目主要沿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一侧布置, 职工居住用地与工厂带状平行布局, 构成了郑州市工业区沿铁路线一侧带状布置的基本格局。 同时,基于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性,国家在郑州设立郑州铁路局和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数万铁路职工进驻郑州,其生活区主要集中于京广铁路西侧、陇海铁路两侧,郑州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由于这一时期郑州城市功能与性质的定位, 城市空间主要以京广铁路为界, 陇海铁路为轴,东西双向扩展。西区为工业区及仓储区,成片状沿陇海铁路布置,东区为行政文化区,由省委、省政府所属机关及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构成。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的郑州( 1978-1999)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商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郑州形成以二七广场为中心的商业聚集区。整个市区道路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延伸,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先导, 居住用地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并沿城市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蔓延, 但由于铁路北编组站及两大铁路线的阻隔而形成的双“ V”字型城市结构的形成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加剧,西北与东南方向内区域发展滞后于其他地区, 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真空地带”。 1980 年以后城市化地域外向扩展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 的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工业用地沿原工业区外围扩展。 城市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服务功能在城市各项功能中的地位 上升,居住用地和科研用地向城市东、 东北和西南方向均有较大规模 的扩张,城市用地沿原建成区边缘向外扩展, 尤以生活居住用地向东 北、西南方向的扩展最为显著。城市形态近似团块状,向外扩展势头 迅猛,城乡之间用地矛盾激化。这期间的特点:第一,交通线路的延 伸成为城市化地域扩张的先导。 第二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