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一节印象最深的课—数学课上的阅读.docxVIP

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一节印象最深的课—数学课上的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PAGE 3页 共 NUMPAGES 13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一节印象最深的课—数学课上的阅读 阅读,数学课上?联系不大吧!很多人都认为: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课上的阅读没有那么重要,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会计算就行。其实不然,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与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这种看法显得有些太片面了。且我们现在的数学命题,与以往相比,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它:图文并茂,灵活多样,一道题中有用的和干扰的信息罗列了一大段,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怎能去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呢? 马上就要送走的一个毕业班,回想和他们相处的两年时光,仿佛课堂上的一切还在眼前。记得刚接手这个班一个月就开始健康体检,其实和这个班相处一段时间后也能感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脑子够用,题会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总是出错,和质量体检暴露的问题基本吻合。同时,自己在两年前也参与到我校的“以读代讲”的语文教学,由于工作的需要,调整到数学学科,但自己对阅读的重视并没有因为学科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心想:一段文字,总比一篇文章好读吧。在孩子们相处的一年里,自己就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他们的阅读: 一、要求学生要逐字逐句的读题。 特别是文字信息比较多的数学问题,它包含的数据信息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耐得住性子,不急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信息,罗列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一遍不行,可以多读几遍,对题目中的信息要做到了然于心。 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从而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数学文字信息题中,往往存在一些“关键词语”,如“刚好”、“是”、“等于”、“恰好”等等。很多学生读题是只注重题中的数据信息,对这些“关键词语”视而不见,以至于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 三、教会学生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条件。 有些数学问题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题目中会隐含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例如,圆柱的表面积的考题,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和做一对这样的水桶需要多少铁皮。一个“无盖”和“一对”都是很关键的信息,有些学生却在关注数据信息的时候而忽略掉这些很关键的条件,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仔细读题。 四、要教会学生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 文字叙述越多,可能对学生的干扰性越强,有些学生往往还没读题之前就产生了畏惧心理,错误的认为,这么多的文字叙述,这个题的解答一定很复杂,其实有很多文字只是起干扰作用,对我们分析这个题是没有用的。还有就是,当一个题中出现大量数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对数据按单位分类,还可以按时间上的前后分类等等,这样看似复杂的数据也变得有条理了。 今年,我有幸这个班的孩子升到了六年级,他们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见长。记得我们刚刚学习过了《百分数》,当我们学习本单元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再次独立阅读课本第三课时《蛋白质含量》和第四课时《这月我当家》,分析这两课的联系和区别;阅读思考后,有同学们是这样回答的:这两个课的相同点是都知道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通过这句话,我们能很快找到等量关系,这两课显示的等量关系是相同的。不同点是:第三课是等式左边的数都知道了,直接把这些数放到等式的左边就可以算出等号右面的未知;而第四课时的这个月我当家,等式右边的数知道,等式左边有一个量是不知道的,(也可以说是整体一不知道)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还有同学这样回答,第三课时已知整体求部分,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第四课时是已经部分求整体。。。。。。看看,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见长了吧!就是表达能力也让我佩服!每每想起这节课,总是让我记忆犹新。两年的培养,孩子的蜕变,真好! 从失误中找出问题,从问题中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才会一点点地成长起来,逐渐接近成功。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