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钱时的理学思想
方 宁
(宁波市史志研究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钱时是南宋中后期著名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本于陆九渊,直接继承于“甬上四先生”之一的杨简,对陆、杨的思想皆有发明。其理学思想可以归纳为:本心是虚明、澄然的,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各种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皆由本心衍生而出,唯有加强学识、道德修养,才能保持或恢复本心状态;认识外在事物要依据于本心,求得与本心的一一照应。
关键词:钱时;理学;本心;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28
引言
钱时,字子是,浙江淳安人,人称融堂先生,南宋中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在当时,他“决意仕进,究明理学”,“游慈湖之门,为高第弟子”作者简介:方宁(1977—),男,江西武宁人,宁波市史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方宁(1977—),男,江西武宁人,宁波市史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学术思想史、浙江地方文献,电话
光绪《严州府志》卷十九《人物·儒林》。
一、本心论:虚明澄然、万物一体
首先,钱时认为心的本然状态是虚明、澄然的。如他说:
本心虚明,纯然无间者。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三。
君子之心虚明洞然,无毫发意念。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四。
圣人之心,澄然如太空,如止水,未尝纤毫微动。
[宋]钱时:《融堂书解》卷十七。
“心”没有具体的形态和方向,心体广大,光明,无所不照。但如果这种心体虚明受到“物”、“意”、“情”、“欲”的干扰、蒙蔽之后就会变得昏暗不清。在这里,钱时不仅对心体的内涵做了丰富的注解,而且,就道德精神修养层面而言,钱时要求人们时刻保持“心”虚明澄然,自然不会受到外物、意念、情绪、欲望等的干扰;反之,只有排除一切外物、意念、情绪、欲望的汩惑,心体才能保持虚明澄然的状态。惟有心体虚明澄然,才可成圣成贤,这是从道德修养论上诠释其内涵。心体的“虚明澄然”,“澄然”与“洞然”的含义相同,“虚”的含义有广大、空阔的意思。所以,“虚”又可用“空”来替代。钱时说:
空则心本洞然,万里昭徹,无纤毫凝滞也。方屡空所以庶几至于圣,则空空矣。命即此道也,逆此曰方命,复此曰即命,达此曰知命。有意理财务、植己私,安能受命乎?私意揣度,纵惑屡中,非明睿所照也,空则自明睿。
[宋]钱时:《融堂书解》卷六。
“空”是心的本然状态。这里“命”即作本性解,人的本性亦是空,有私意参杂其中,便不能安心立命了。惟有保持“空”的本然状态,自然聪明机智,也有成为圣人的可能。这种思想已十分接近释家学说了。同时,钱时还认为“直”也是心的一种本然状态。他说:
直只是朴实不回曲。心本直也,有一点私意便失其直。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八。
这里的“直”有两种含义,一是与“曲”相对,一是与“邪”相对。这种“直”是人的生存之道,也就是它是人在世上存活的立身之本,不与邪恶同流合污,不存私意,不人云亦云,迎合流俗。此外,钱时认为心还包含着“仁”、“德”、“礼”等内容。他说:
得其本心,斯谓之仁。意态浮动,务说人之观听,此何所用心哉!
德礼者,人心所同有,非律之于其外也。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一。
仁即人之本心。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六。
本心为“仁”,不可参杂意念于其中,一有意念兴起,便会损害到“仁”。“德”、“礼”是人心所具有的,“仁”是人心自有的,并不是从外界获取的,这些都是一种内心体验。
钱时认为道心即人心,它与人心内涵是一样的。他说:
道心虚明无体,本静本正。惟动于物,乃始不宁耳。不宁者,意动也,心实未尝动也。
[宋]钱时:《融堂书解》卷十一。
道心的虚明无体、静、正的内涵与黙照的功能正是人心本然状态的同义阐述。钱时认为,既然心包含的内容如此丰富,那么有时可无限扩大它的外延,这样就会将人心、万物之心、天地之心统一起来,合为一体。他说:
吾本心之光含覆无外,而且无所不通矣。是故自西自东,自南自北而翕然大同,无一不念虑之,不我服。
天即吾心也,地即吾心也。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十一。
钱时这种万物、天地同心的思想,体现中国传统的儒学观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所以他又说:
天地万物与我浑然一体,圣人身任化育之责,凡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即我也,非外物也。
通过心的无限涵容将天地万物与我联系在一起。钱时的“心体澄明、万物一体”的思想直接继承于乃师杨慈湖。钱时赋予心体丰富的哲学化内涵,目的是要突出他的本心论思想。天地万物同心的“心”,自然也就有无限的功用,他说:
心之本体与天同运,自强不息,所以配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面点师年度工作总结.doc
- 密里安奥大学:一个在内部控制和道德方面的教学案例【外文翻译】 .doc
- 秘书腐败现象分析之我见.doc
- 门卫人员聘用协议 .doc
- 门式钢架设计主要规范及注意事项.doc
- 美国文学期末论文.doc
- 毛概实践报告.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
- 马克思原理复习要点.doc
- 逻辑选触无环流直流调速系统(B) .doc
- “桑-菌-肥”循环农业技术规范 DB5113 T 14-2021.docx
- DB53 T 233-2007 青刺果油(标准规范).docx
- DB4513_T 0003-2023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规范.docx
- DB45∕T 2912-2024 柑橘网棚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4_T 858-2023 民用天然气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45_T 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docx
- DB43∕T 1588.27-2019 小吃湘菜 第27部分 新市丸子.docx
- DB43╱T 1588.26-2019 小吃湘菜 第26部分:米豆腐.docx
- DB43╱T 1589.6-2019 湘西民族菜 第6部分:乾州板鸭.docx
- DB5105T40-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先市酱油加工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