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博物馆陈列布展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乌江博物馆陈列布展大纲 展览主题:千里长卷——乌江流域文化基本陈列展 目 录 序厅:乌江赋、乌江流域图、沿岸区县建制沿革,展品:阴沉木。 一、鬼斧神工 物华天宝:乌江概览(况)、千里画廊、物产富饶 ,展品:乌江流域稀有金属矿及动植物标本。 二、人文江渚 史迹遗踪:地下春秋、斗转星移、百舸争流(乌江古镇)、逆境励志,展品:相应出土部分文物及复制品,部分场景再现。 三、大河绝响 技艺乌江:圣俗之间、乐动江岸、姹紫嫣红、五味食单。展品:相应器具和物品等。 结语:和谐共生,乌江明天更美好。 楼层分布 乌江博物馆陈列展览楼层分布:一楼除了接待服务厅、文创产品销售、安全检查以外,展陈面积共计577.31平方米,设置乌江博物馆的门厅、安全检查、观众服务厅、接待前台、文创商店、工具用房等设备及功能性用房外,主要用于序厅和“鬼斧神工、物华天宝”展厅;二楼除了观众休息区,咖啡厅以外,展厅面积共计910平方米,主要做好“人文江渚、史迹遗踪”的陈列展览;第三楼除了观众休息区、会议室、办公室外,展厅面积共计586平方米,主要做好“大河绝响、技艺乌江”的陈列展览;负一楼2000平方米,主要设临时性展厅800平方米,学术报告厅和非物质文化展演厅1100平方米,便于引进外来展览,做好馆际交流,相互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解说员办公室,负二楼原设计的文物库房部分用作“研学旅行体验厅”,将文物库房改到原设计的“研究阅览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的位置,原设计的“标本制作室、摄影室、鉴定编目室”在房屋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保安值班室、视频监控室、保安休息室和发动机房”等功能。 序 厅 序:乌江是长江右岸最大的支流之一,风景如画,集“神、奇、险、峻、秀、幽”为一体。各历史时期都有人类在此流域生产和生活,不断的繁衍和发展,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不断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特别是“巴文化”“土司文化”“夜郞文化”“红色文化”等有较大的影响力,各个历史时期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乌江流域各族人民在各历史时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佐证,更展现出了乌江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放包容、豁达开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伟大历史历程。 【展现形式】提取乌江流域相关的历史文化符号,营造博物馆序厅氛围,也可以用一部分文化符号作为《乌江赋》浮雕的背景(乌江赋尽可能稍短),在乌江流域地图的相应位置除用相应的名称外,还可以标注文化符号来表达。 【展品】乌江阴沉木2条,来源于武隆区原巷口镇中堆坝乌江江心和江边,来源方式是征集,长度分别为14.8米和8.6米。 现名 古名 建置沿革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涪陵 枳 东周初,已有“枳”名 前280年,置为枳县(今涪陵) 东汉永元二年(90),置平都县,属巴郡 东晋永和三年(347),设涪郡;东晋元熙二年(420),复置枳县,隶巴郡 北周保定元年(561),省枳县入巴县。保定四年,于原枳城置涪陵镇 隋设涪陵县 唐武德元年(618),以渝州涪陵镇和巴县地置涪州 宋曰涪州,辖涪陵、乐温、武龙三县 元至元二十年(1384)并涪陵、乐温二县入州治,辖武隆县 明仍置涪州,属四川重庆府 清武隆县入涪州 民国元年(1912),置涪州,直隶四川省。二年(1913)改涪州为涪陵县,隶川东道,三年(1914)改东川道。民国十七年(1928),东川道废,涪陵县直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涪陵县改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涪陵县,置川东涪陵区1952年,川东酉阳区并入川东涪陵区; 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1996年1月,撤涪陵市,设枳城区、李渡区;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1997年12月20日,设立重庆市涪陵区 武隆 汉武帝时置涪陵县,治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 蜀汉延熙十三年(250),分涪陵、枳县地于今县境鸭江一带置汉平县,隶涪陵郡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汉平县并入枳县 南齐至北周(479—581年)复置汉平县于鸭江乡,隶属涪陵郡 隋大业十二年(616),于县境江口马鞍山置信安县,隶黔安郡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分涪陵县置武龙县,治今土坎镇 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武龙为枳县;绍兴元年(1131),复曰武龙县,仍隶涪州 元朝,隶重庆路涪州 明洪武十年(1377),省武龙县入彭水县。十三年(1380),复置,更名为武隆县,隶涪州 清康熙七年(1668),省县并入涪州,原治所置镇,设武隆巡检司。清嘉庆七年(1802),改武隆巡检司为分州 民国二年(1913),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 1949年12月5日,武隆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巷口场,隶川东

文档评论(0)

zxj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