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术教学案之“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使用时间:2011-11-15 主备人:陈志海 审核人:郇庆文
学习目标:
1、 培养审美意识,学会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2、 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
重点与难点:
1、 如何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2、 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B案(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识记:
1、 作为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他的创作者是“文艺复兴三杰”之 ,另外两人分别是
TOC \o 1-5 \h \z “圣母画家” 和雕塑巨匠 。
2、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我国的“人民艺术家” 的作品,从所画题材上分,本作品属
于 ,从技法上讲,此画属于 画。
3、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 ,与倪瓒、吴镇和王蒙并称“元四家”,此图在画坛上的地 位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在书法界中的地位相媲美。
4、 《莲池》作者莫奈,是 派的创始人,此派名称源于其成名作《 》。
5、 《写生珍禽图》的作者是 ,他是五代西蜀时期具象艺术的杰出代表,其“富贵”画 风与南唐徐熙的“野逸”之风形成鲜明对比,并称“黄徐”。
6、 《夜巡》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 的作品,他擅长用“黑影强光”的技法来突出 作品的主题。
C 案
一、 初评《蒙娜丽莎》——约 5分钟
二、 合作探究——约 15分钟
1、感悟式鉴赏
【探究导航】
〔1〕感悟式鉴赏的含义:
〔2丨感受齐白石先生是如何巧妙表现“悠扬的蛙声”与小溪的“悠长”的?
〔3〕探究主题:感悟式鉴赏《蒙娜丽莎》
2、形式鉴赏
【探究导航】
〔1〕形式鉴赏的角度:
〔2〕探究主题:从形式角度鉴赏《蒙娜丽莎》
〔3〕探究练习一、
下列对《水图》的论述中不属于形式鉴赏的是:( )
A作者马远,南宋画院待诏,人称“马一角” B此画以勾线为主,表现了长江与黄河不同面貌
C构图上以小见大,将长江与黄河的特征高多概括与尺幅当中 D此画为绢本绘画
探究练习二:
第9页思考与交流
3、社会学式鉴赏
【探究导航】
〔1丨社会学式鉴赏是怎么一回事?
〔2丨结合课文小字部分和作品资料,自学社会学式鉴赏
〔3〕探究主题:社会学式鉴赏《蒙娜丽莎》
4、比较式鉴赏
【探究导航】
〔 1 〕比较式鉴赏的方法
〔 2〕比较式鉴赏的角度
〔 3〕 探究主题 :比较式鉴赏《蒙娜丽莎》
四、再评《蒙娜丽莎》——约 15 分钟
五、课堂总结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5 分钟
A 案
我心中的《蒙娜丽莎》
1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把对《蒙娜丽莎》的赏析整理成文, 150 字左右。
2、以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为原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作品一幅,形 式不限。(具象、意象、抽象作品均可)
附:作品资料
蛙声十里出山泉 (现代)齐白石 此图是白石老人 91 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 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老舍指定的,这确实是个难题。在我国美术史上,汉代画家刘褒曾协 过《云汉图》,人见之觉得很热;又作《北风图》,人见之凉爽生寒。他转炎凉于笔底的功夫, 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鲜明可感的艺术境界。而观者的感受是由形象引起的联想。齐白石老人画 “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个命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在该图中,画而上 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 “听 ”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山
泉出山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蛙声如何画?据说老人整整想了两夜,后来从诗句
出山泉 三字得到启示,就在 泉 上作文章。但是老人没有画蛙,而是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画 出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流向远处来,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有欢快地游动着。人 们见到有鳃有尾巴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似 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
富春山居图 (元代) 黄公望 (1269-1354 ),字子久, 号一峰,平江常熟 (今属江苏) 人。他早年仕途失意,后入道归隐,云游于江、浙、沪一带。黄公望学画时已年近五十,但大 器晚成,一改宋代院体山水之习气,力承五代画家董源、巨然遗风,其山水画呈 “峰峦浑厚,草
木华滋 ”的特点,后人将他与同时期的倪瓒、王蒙、吴镇合称 “元四家 ”,并推他为元四家之冠。 黄公望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这幅《富春山居图》堪称他的传世杰作,同时也是元代山水画之 精品。黄公望于 1347 年起笔,为“无用和尚 ”作此图。从他自己的题跋上看并非一次完成,而是 “逐渐填札,阅之四载,未得完备 ”。富春山是黄公望晚年隐居之所,依傍于富春江边,虽无陡 壑峭岩之险貌,但山峦绵长,苍松掩映,伴以江上烟林平沙,景色秀美宜人。黄公望为描绘这 一带景色, “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 ”,实是 “搜尽奇峰打草 稿”。他耗尽多年心血观察、构思,终于成就了此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