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九上课后翻译浣溪沙.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 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 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 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 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 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 碗茶? 写作背景 《浣溪沙》这首词是作者43岁(1078) 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 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 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 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 雨路上写成的。 赏析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 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 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 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 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 缲车”声,说明 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 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 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 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 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 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 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 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 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 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 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 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 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 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 试 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 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 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 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 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 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 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 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 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 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 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 诗词中所讲究的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 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 实为 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 一诗中有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 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 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 香稻粒” 碧 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 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 诗家例用 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 文 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享年66岁, 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 文 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 弟苏辙(1039?1112)和其父苏洵(1009? 1066)合称为 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且与 汉末 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 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 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 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 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苏轼的作 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本文选 自《东坡乐府》。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 为领袖的旧党。元祐更化时,苏东坡认为新 法并非完全不符合实际,故又反对彻底废除 新法。绍圣绍述时,苏轼更被一贬再贬,最 后直到现在的海南省。苏轼的失意与他的政 治选择有很大关联。 他学识渊博,多 才多艺,在 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 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 蔡襄、黄庭坚、 米芾合称 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 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 坛领袖,他杰出的散文作品标志着从西魏发 端、历经唐宋的古文运动的胜利结束,散文 与欧阳修齐名,合称 欧苏”诗歌与黄庭坚 齐名,合称 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 豪放,一改词的婉约,曲风 也以慷慨激昂 而著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 苏辛”共为豪 放派词人。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是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的著名诗还有 《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等。苏轼是父 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 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 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 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初为杭州通判。迁知 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 (1079),罹 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 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 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 登州(今山东蓬莱);4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