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docxVIP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 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 滴水到溶泂 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 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 石笋在生长过程 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 ,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 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 1—3 题。 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 D.洞穴中的地下河 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A.变冷变干 B.变冷变湿 C.变暖变湿 D.变暖变干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 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 1990 年和 2016 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 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4—5 题。 4.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1 / 6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A.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 水库面积增加 C. 经济林面积增大 D.灌溉面积增加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6—7 题。 6.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7.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A.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B.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C.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D.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加拿大的塞布尔岛东西长 40 公里,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 表面为细沙覆盖, 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 水深约 2 至 4 米,因每年平均移动 100 米而为人称奇, 又被称为旅行岛。 全岛没有 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 8— 10 题。 8.塞布尔岛的类型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冲积岛向西 B.冲积岛向东 C.珊瑚岛向南 D.火山岛向东 9.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 是因为 A.远离大陆 B.热量条件不足 C.降水较少 D.土壤发育差 10.该岛将来会 A.逐渐缩小 B.不断抬升 C.持续扩大 D.基本不变 二、综合题 11.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 / 6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材料一 2012 年,中央电视台作为全球电视媒体首次对 “第七大自然奇迹 ”——非洲野生动物 大迁徙直播。 让国内观众近距离感受了那悲壮的史诗般旅程, 真实生动呈现了一场原始自然 生态下物种迁徙的 “视听盛宴 ”。我们看到的这支迁徙大军,穿越狮群、猎豹们埋伏的草原,强渡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大批的角马在路上毙命的同时又有大批小角马在途中诞 生 下图为该区域的动物迁徙路线。 材料二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西北部荒凉的沙漠与戈壁滩上横亘着一个狭长的湖泊——图尔卡 纳湖,它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 也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 湖中渔业资源丰富, 图示范围以北为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为东非高原, N 区域是查尔比沙漠。 (见下图)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该区域地形对其主要植被的影响。 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央视记者在漫长的直播路程中,在甲地遇到狮群,说明甲地有利于狮群生存的自然条件。 3)肯尼亚西北部及 N 区域接近赤道,但常年少雨形成荒漠,请解释其原因。 12.阅读图文资 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 “神的山谷 ”,也有土著人称它为 “青春谷 ”,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 面临太平洋,海拔为 1500 米,终年气温 18—24,湿度 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 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 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 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 “ 70万美金坐拥 20 英亩健康山林 ”的广告吸引客户。 3 / 6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