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环境科学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环境科学概论 二 化学污染 4. 有机有毒:主要是需氧有机物 酚类化合物:煤气、焦化、石油化工、制药、油漆 有机农药:有机磷、有机氯 多环芳烃:由石油、煤、可燃气等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处理条件下产生 多氯联苯:电器绝缘和塑料增塑剂 洗涤剂:泡沫、富含磷、表面活性剂 三 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或污水处理厂排水排入地表后,引起病源微生物污染 病原微生物:条件允许会大量增殖 四 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富营养化作用引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 水体富营养化 四 富营养化 危害 因优势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兰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主要类型有水华、赤潮 限制因素:氮、磷 富营养化关键:源源不断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N、P的负荷量 关键因素:溶解氧、温度、水体的形态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废水进入水体后,立即产生两过程? 水体污染过程 水体自净过程 但在某一水域或一定时间内,总是存在相对主要过程 决定了水体污染的总特征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一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特征 水污染机制 二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过程 水体自净机制 一 水体污染 1. 水体污染特征 水体物理因素恶化 污染物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 群落结构脆弱,可能会出现单一生物区系 一 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废水一旦进入就开始,由弱到强直至稳定 二 水体自净 特征: 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 污染物毒性降低 重金属:溶解态→被吸附→不溶性化合物→底泥 复杂有机物→简单有机物 不稳化合物→稳定化合物 溶解氧经急剧下降→ 最低点→缓缓上升 生物种群趋于正常分布 二 水体自净 2. 水体自净机制: 稀释扩散: 河流: 湖泊: 2)耗氧与复氧作用 3)重金属的转化 流量与废水量之比 水文条件 水流方向、风向、风力、水温 第二章 水体环境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第三节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第五节 水环境污染控制及其管理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一 水资源分布 二 水循环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的问题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9亿立方千米 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亿立方干米 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贮水量的1% 海洋 97.41% 2.59% 冰帽和冰河1.984% 地下水0.592% 生物体0.0001% 冰流0.0001% 大气中的水蒸气0.001% 土壤含水0.005% 一 水资源分布 二 水循环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二 水循环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及径流,水分不断循环往复。 作用: 热量输送、调节气候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的问题 水资源: 广义: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 狭义:可供人们经常取用的水量,在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储量和动态水量组成。 第一节 水环境概论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的问题 2.主要问题 人均、亩均水量低于世界水平 分布不均:地区、时间 水量变化大、可利用水少 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水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水利对水文的影响、用水浪费、水污染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一 水体 二 水质 三 污染源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一 水体: 1. 两种含义: 一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河流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 环境学领域中则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相、水生生物等完整单元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