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专业.专注 .
钱大昕 《与友人论师书 》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6-9 题。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日者,足下枉过仆 ,仆以事他出 ,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 ,仆弗敢闻也 。
师道之废久矣 ,古之所谓师者 ,曰经师 ,曰人师 ;令之所谓师者 ,曰童子之师 ,曰乡会试之师 ,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 ,始能识字 。 稍长则习业之文 ,父兄皆延师教之 。
父兄曰 :“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 ,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 ,犹巫医百工之师 ,称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 ,朝廷未尝许其为师 ,而相沿师之者 ,三百余年 。然甲令 ①又有外官 、官小者回避之例 ,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 ,而门生之名 ,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 ,则先达也 ;语其交谊 ,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 ,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 ,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 ,其投拜之师乎 !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 ,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 ,朝至而夕忘之矣 ;弟子之所藉于师者 ,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 ,今日得志 ,而明日背其师矣 。 是故一命以上 ,皆可抗颜而为师 ,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
. word 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子,皆引而为弟子 。 士习由此而偷 ,官方由此而隳 ,师道由此而坏 。
孟子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 ,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 好名之心 ,仆少时不免 ,迄今方以为戒 ,而惟利是视 ,则仆弗敢出也 。 足下于仆 ,非有一日之好 ,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 ,不足以为足下师 ,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 ,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 ②自守 ,不干人以私 ,友朋所共知 。仆固
不欲自误 ,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 ?如以仆粗通经史 ,可备刍荛之询 ,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 ,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 ,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 ?惟足下裁察 。注:① 甲令 :法令 。② 硁硁 :固执 。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兄皆延师教之 延:邀请
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 藉:借助
C.士习由此而偷 偷:怠惰
D.直谅多闻 ,谓之三益 谅:原谅
6.(3 分)D(谅:诚信 。)
又考:偷,作 “苟且敷衍 ”解 ,似更妥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 ,希望拜他为师 ,却没有遇到 。 不
. word 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事 ,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
意。
B.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经
发生了变化 ,提出自己从师的主张 ,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
师。
C.自古以来 ,都有投师拜师之风 ,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 ,作者对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了批判。
D.在信的末尾 ,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共
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 ,表达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 。
7.(3 分)B(文中没有 “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9 分)
(1)非必道德之可师也 ,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 4 分)
8.(1)( 4 分)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做老师 ,巫医
百工这些人都有做老师的 。
评分建议 :“道德 ”、师“”、之“人 ”,语句通顺 ,各 1 分 。
2)好名之心 ,仆少时不免 ,迄今方以为戒 ,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 5 分)
2)( 5 分)喜好名声的心里 ,我年轻时不免也有 ,到现在才以此为戒 ,而只看重利益 (的想法 ),我更不敢产
生。
评分建议 :“迄”、惟“利是视 ”、省略句 、“出”,语句通顺 ,
. word 完美格式 .
. 专业.专注 .
各1分。
9.请根据第三段文意 ,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 “友人 ”老师的原因。( 4 分)
9.(4 分)① 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 ;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 ;③ 自己性格固执 ,不愿求人 ;④ 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
评分建议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
译文:
前些日子 ,您委屈自己来拜访我 ,我因为事情到其他地方去了,未能相见 。不久前我的门客说 ,您想要以我为老师,我不敢听到这件事 。
为师之道废弃很久了 。 古时候所说的老师 ,是传授经书的老师,是德行学问为人表率的老师 ;现在所说的老师 ,是教童子试的老师 ,是教乡试与会试的老师 ,是接受学生投拜的老师 。人长到五六岁 ,才能识字 ,渐渐长大 ,就要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 ,父亲兄长都会请老师来教他们 。父兄
会说,你要跟他学习 。 我跟从他以他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