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公立医院医生现状及激励机制分析
医生是公立医院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医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公立医院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新医改的逐步实施,使得“如何在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激发医护人员的从业积极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议题。近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青年医师王辉、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医生张恒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肖育众的相继离世,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到医生这个特殊群体身上。
一、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现状
2017年,实名医生平台医联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工作强度、生活质量、疾病、心理压力、薪资和职业规划等多维度全面剖析当下中国医生的生存状况[1]。该《报告》将我国医生生存环境现状归纳为:工作强度大,学习无止境,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低,生活质量差,运动时间少,健康隐患高,过劳疾病多,心理压力大,薪资水平低,职业期待低,医患关系多等问题。医生工作强度大被列为首位需要关注的问题。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男性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0.9小时,女性49.79小时,均超过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2]。可以看出,医生的加班呈现普遍化、常态化、高强度化的特点,没有任何职业可以与之相比拟。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生动细致地谈论过一个医生的一天:“早上7点左右进病房,开始工作……8点到11点为病人的高峰期,很多医生是没有时间吃早饭的”“医生下到手术室开始紧张的核对,开始手术,一台短的一两个小时,接着又是下一台,长的十多个小时,一站就是一天……没有一个医生是可以按时吃饭的,没有一个医生是可以按时下班的”“而到了晚上,大家都安睡了,医生还是独自去办公室查对一天的病历”“值夜班的医生是睡不着的,永远有个神经是紧绷的,易惊醒,大家不知道的是,值夜班的医生,第二天是要正常上班的,一直到中午,或下午晚上才能去睡觉”“医生是没有假期的,一周里只有周日的下午可以稍微休息,节假日没有休息”。超负荷的工作量、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使医生身心疲惫,没有充足的睡眠和锻炼时间,大多数医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公立医院医生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态势,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患冲突不断升级,愈来愈多的对医生故意施暴和故意伤害事件,充分表明了当前医患关系的恶劣程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医患纠纷,而是成了破坏医疗秩序的恶性事件。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首部《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指出,64%的受访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或亲人从事医疗行业。调查还表明,仅有27%的医务人员没有遭遇过暴力事件。发生伤医事件时,院方不顾是非息事宁人和无任何表示的占到了四成以上,这让很多医生感觉寒心[3]。2017年,《柳叶刀》公布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中国医生中最大的压力来源为医患关系,占比高达61.5%,表明了医生对患者的戒备心理和恐惧心态;2016年,《柳叶刀》分析了2005—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指出:25~34岁医生的从业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揭示了青年医生正成为医生群体离职的主力军[4]。《报告》指出:“97%的医生心理压力大,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医患关系和工作时长,仅有2.9%的医生认为自己没有压力。同时,医生群体压力占比前6项的包括医患关系、工作时长、晋升要求、学术压力、工作氛围和生存压力”[1]。曾经“高大上”的医生职业,目前在医生心里已开始逆转,甚至报考执业医师考试的人数都在年年减少。三、公立医院医生激励机制探讨心理学家莱蒙和辛普森从心理学视角,将工作退缩行为划分为心理退缩和行为退缩两种模式[5]。前者指员工在心理活动上对工作情境的退缩,比如工作时间做白日梦、讨论私人话题、产生离职意向等;后者指员工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对工作的退缩,比如迟到、缺勤、上班睡觉等。员工由心理退缩引发行为退缩并最终导致离职行为的产生。现如今,由于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紧张等种种原因,很多医生都产生过种种不愿意继续从医的想法,伴随着各种负面因素的强化,离职的心理与日俱增,最终可能会导致离职行为的发生。医生的被动工作或者离职会造成医院发展的停滞不前,优秀人才的流失甚至会给医院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对于如何激励医生的从业积极性,从而确保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一)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院全方位的支持力度,有效提升基层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开掘和利用基层医疗资源由于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级公立医院。即使是常见病和轻微病,绝大多数患者更愿意到三级公立医院就诊,医生数量相对不足,导致医院人员配备不足、排班及休假制度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