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 纲;养殖许可证;;一是在传统稻田种植体系中,人们通过滥捕自然生长的稻田青蛙让蛙 肉进入餐桌,这导致稻田生态系统中青蛙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稻田害虫数 量增加;二是为了防治病虫害滥用滥施农药, 进一步削减了稻田系统内自 然生长的青蛙数量,对稻田系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进行青蛙人工养殖是解决供需矛盾、保护青蛙资源的必由之路。;青蛙的生物学特点;一、青蛙常见种类;二、青蛙的生活习性;;;;(四)青蛙的生长周期;一般可供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有玉针香、 湘晚籼 17号、玉柱香??农香18、农香32 和湘晚籼12号等主推品种。或选用抗病 抗虫性强、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中的 优质粳稻品种,如“苏香粳1号”“花 优 14”“秋优金丰”等。;四、稻—蛙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二)采食台 采食台是青蛙采食的重要场所。采食台一般采用木框纱窗结构,面积一 般为0.6米×1.2厘米;按照每箱青蛙养殖设计产量,蛙池四周的围沟上一般 要求设置 4-6个喂食台。喂食台高出蛙沟 3-5厘米。;;二、蛙苗放养 (一)根据水稻与蛙的生长周期的衔接情况,在 4月中旬放置规格整齐的蝌蚪幼苗,放养密度一般 为10万尾/亩。外购苗采取充氧打包的方式运输; (二)在水稻秧苗返青扎根后 10-20天,选晴天 早晨或傍晚放养幼蛙。选体质健壮、无病无残、 大小一致,个体体重约20g的幼蛙,投放15000尾 /亩。投放后先圈养约 1 周时间,以有利于蛙适 应稻田环境,提高存活率。;三、幼蛙、成蛙养殖 养殖池的一端略高于另一端,便于排水清洗。养幼蛙时较高的一端可不 淹水而作饵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2m的养殖围网,围网 应向池内90度稍倾斜以防逃逸。;四、养殖管理 (一)投放饵料做到定点、定质、定量。饵料主要为颗粒饲料,根据气候条 件进行饵料的增减。投喂时间一般在每天早晚进行。饵料一定要均匀投放在 饵料台上,不能随意洒在水中。 (二)白天尽量不要打搅青蛙正常栖息活动。一但产生应激反应,可能会导 致青蛙的各种不适而出现歪头病等顽疾。所以平常不要随意捕捉青蛙。青蛙 捕捉上市应该在晚上进行。 (三)经常检查围网是否牢靠,田埂是否有漏洞,及时防范白鹭、黄鼠狼、 蛇等蛙类天敌。下雨天注意做好防洪、防逃工作。;;青蛙人工繁殖技术;(一)种蛙池建造 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养殖面积为5-50米2 ,水陆2∶1;水深:0.3-1米。 陆地上保留杂草等;有防逃围栏,一般以尼龙网1.5米高,入土15-20厘米为 宜。 (二)种蛙的选择与培育 1、亲蛙选择 亲本为2 龄、体格健壮、活泼善跳、无病无伤、50g以上的个体。 性比 为1∶1;选种时间在头年秋季进行。一般青蛙留种只能以两年为限。 2、亲蛙的培育 可以引进亲蛙,也可以留种繁殖。留种繁殖可以在头年秋季进行,注意生 长没有达到规格的池塘存蛙不要留到来年再进行饲养,只能留当做饵料来饲 喂亲蛙。;3、雌雄鉴别;(三)产卵池、孵化池 产卵池面积 200平方米为佳。其中在池当中修建宽1.8m,深度0.35m孵化 池。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 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设计要求。 (四)蝌蚪池、变态池 采斜坡式,高低落差0.25m-0.35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变态而逐渐降 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变态的幼蛙栖息。;;;孵化生产过程;注意事项;(三)青蛙蝌蚪及幼蛙的分级饲养 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饲料优质多样化。投饲料随蝌蚪日 龄的增长而增加,日饲料2次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 活,此时应投放1号料,最后完全过渡到饲料喂养。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 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 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二)活饵利用;常见疾病;;二、肠胃炎 1、病 因 饵料变质、干硬、食台不洁等因素引起胃肠粘膜及黏膜下组织发炎。 2、病 症 初期,病蛙栖息不定,食量明显下降或厌食;后期不怕惊扰,瘫软无力。 3、流 行 春夏、夏秋之交,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4、防 治 (1)胃散片或酵母片1片/ kg蛙,一天一次,连喂2-3天。 (2)投喂土霉素50-100米g / kg或磺胺200-300米g / kg,1次/天,连喂3-4 天。;;三、红腿病 1、病 症 腿内股其至腹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斑为特征,精神不振,不食不动。 2、流 行 常见于成蛙池中,主要是养殖密度过高,投食不均匀,青蛙大腿上沾有 饲料颗粒等导致亲蛙互相咬斗,出现伤口后加上池水消毒不彻底出现伤口感 染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眠后20℃时最严重,自然发病率20-80%, 死亡率80-100%。 3、防 治 (1)及时换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