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三课时 古代的非洲和美洲;1895-1896年,法国殖民考察队队长对尼日尔河流域进行考察,在参观桑海帝国首府加奥遗址后感叹:;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一座城:廷巴克图
;加纳是中世纪三个连续出现的西非帝国的第一个。它被称为“黄金之国”。由于位于撒哈拉食盐产地与黄金产地之间的连结点上,加纳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在公元10-11世纪达到了顶峰,1076年后逐渐衰落。虽如此,11年后(也有说24年后)兴起的廷巴克图仍臣属于它的统治。廷巴克图因坐落于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日益兴盛。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桑海是中世纪西非第三个伟大帝国。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全盛时期,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逻辑学。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加纳是中世纪三个连续出现的西非帝国的第一个。它被称为“黄金之国”。由于位于撒哈拉食盐产地与黄金产地之间的连结点上,加纳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在公元10-11世纪达到了顶峰,1076年后逐渐衰落。虽如此,11年后(也有说24年后)兴起的廷巴克图仍臣属于它的统治。廷巴克图因坐落于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日益兴盛。
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其中包??一位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在廷巴克图设计建造城墙、王宫和清真寺。穆萨还在廷巴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
桑海是中世纪西非第三个伟大帝国。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全盛时期,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逻辑学。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学习任务2:根据教材,概述东北非、东非、南非等区域古代文明的发展。;非洲与美洲不同,几千年来一直同欧亚大陆保持着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有时很微弱。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
……(非洲的)地理条件结合起来,使非洲大陆有力地抵抗了外界的入侵。然而,地理环境决不是唯一的因素。至少,非洲黑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普遍的发展水平也很重要;这一发展水平甚高,足以有效地阻挡欧洲人达数世纪之久。
……欧洲人对美洲的迅速入侵和开发,……一个原因是地理环境;美洲大陆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原因如亚当·斯密所述,是印第安人“可怜、孤弱的”困境。……印第安人的总的发展状况是,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玛雅人创造了南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并以其艺术和科学的惊人发展而闻名于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玛雅人的数字; 阿兹特克人的势力建立在持久备战的基础上。所有男人都要携带武器;国家军火库始终备有武器,供需要时使用。凭借有效的军事机器,阿兹特克人从其臣民那里榨取到数量惊人的贡物。……但在整个帝国范围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在被征服地区驻防军队,而由他们自己管理地方事务并负责征收贡赋。
——林被甸 董经胜《拉丁美洲史》;印加人把新近被征服或特别不听话的民族迁往库斯科(首都)。为了与广大统治地区联系,印加人修建了两万英里经过铺砌的道路、桥梁,这个陆地交通网远远胜过当时欧洲的任何道路系统。利用这些道路,携带着多色结绳,经过专门训练的通讯员将种种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资料,带往驻扎在帝国各处的地方长官。利用多色结绳这些结绳,整个帝国都在掌控之中。
——摘编自(美)谢里尔·E·马丁马可·瓦塞尔曼《拉丁美洲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精品PPT.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精品教学设计.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精品课件.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精品教学设计.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精品PPT.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精品PPT.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 精品PPT.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 精品PPT.ppt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 精品教学设计.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精品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