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说木叶》选自林庚《唐诗综论》,从古诗词多用“木叶”而非“树叶”这一有趣的现象入手,集中大量资料深入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很有启发。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借鉴文中观点尝试分析更多的诗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
3、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文中所说“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象背后的意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自主梳理更多的古诗词意象,加深对传统诗词的喜爱。
【教学重点】:
梳理文中所说“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象背后的意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从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林庚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意象
古诗词意象,是指古诗词中具有特定含义的景物、人物以及事物。“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二、预习检测
1、字音字形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寒砧zhēn
言筌quán 亭皋gāo 万应锭dìng
迢远tiáo 灼灼zhuó 涔阳cén 窸窣xī sū
2、词语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三、初读文本,划分层次
课文可分成三个大的层次,分别为:
发现问题(1-3自然段)“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1、说明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
2、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
3、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分析问题(4-6自然段)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4、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征。(有暗示性)
6、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总结全文(第7自然段)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四、细读文本,重点语段研读
1、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话题的?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从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来引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说明“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2、根据课文总结梳理:“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
颜色/形态
感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
舒朗飘零
落叶
繁密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3、这篇文章在说理分析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明确:这篇文章所讨论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但作者没有单纯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从一个有趣的现象入手,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课下小组作业:
选择一个常见的古诗词意象,搜集与之相关的诗句,下节课进行课堂分享。
第二课时
一、古诗词常见意象分享(以小组为单位)
1、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上讲台发言展示,各组之间互相学习。
2、小组展示之后,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
补充: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例如:古诗词中常见的植物类意象有以下这些:
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3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3 鸿门宴》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4 窦娥冤》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5 雷雨》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6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王牌能力测试题及答案.doc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试卷(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王牌能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试卷(精选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全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试卷(研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 2024-2025学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