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神经内科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D
D
B
A
E
B
C
D
B
C
B
E
D
C
A
E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E
C
C
A
A
D
B
B
E
D
E
C
B
D
C
D
C
D
E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E
D
C
D
E
C
E
B
D
A
A
C
A
B
A
D
A
E
A
A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C
D
B
E
D
B
C
B
B
E
B
A
A
B
D
E
C
D
A
C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D
A
B
A
D
B
D
D
E
D
B
C
A
A
A
C
A
C
C
C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A
A
E
A
C
D
C
C
B
E
C
B
C
C
A
D
B
D
C
E
二、名词解释:
1.多见于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病变。表现为双侧手指失认,肢体左右失定向、失写和失计算。
2.双侧大脑皮层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咽部感觉及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和震颤,常有下颌反射(+),掌颌反射亢进和强哭,强笑。
3.是脊髓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早期,表现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和尿潴留。
4.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停止。任何类型癫痫均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但通常指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5.指重症肌无力患者急骤发生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的危象。
6.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
7.肌束震颤指肌纤维的无节律性收缩而言,可由寒冷或机械性刺激所激发,也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病。
8.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病侧面部痛温觉减退、角膜反射丧失、Horner征、软腭与咽喉肌瘫痪、咽反射消失、构音障碍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对侧肢体痛、温觉丧失,同时伴头晕、恶心、呕吐、眼球振颤,病变在延髓背侧。
9.Weber综合征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颜面下半部、舌及肢体瘫痪,病变在中脑的大脚部。
10.一侧脑干病损累及该平面的脑神经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或/和皮质核束,表现为病灶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对侧肢体上神经元性瘫痪,称交叉性瘫痪。
11.见于一侧内囊病变,可损害一侧整个锥体束,以及锥体束之后的丘脑辐射和视辐射,出现对侧均等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
12.上丘刺激性病变 可出现双眼发作性转向上方,称为动眼危象,可见于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或因服用酚噻嗪药物引起。
13.是纯口语语音障碍,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言语形成障碍,表现发音困难、语音不行、音调及语速异常等。
14.表现为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可伴有同侧面部少汗。见于颈上交感径路损害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交感纤维损害。
15.又称强直性瞳孔,多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只在暗处强光持续照射才出现缓慢的收缩,光照停止后瞳孔缓慢散大。调解反射也同样缓慢出现并缓慢恢复。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常有四肢腱反射消失。
三、简答题:
1. 肢体无力或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等。
2. 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3. 根据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元性改变肌电图,通常可临床诊断。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