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前世今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的前世今生 汉字书体演变简图 甲骨文 含象形文字 ↓ 金文 也称钟鼎文,含象形文字 ↓ 籀文 也称大篆 ↓ 石鼓文 ↓ 小篆 ↓ 隶书 ↙ ↓ ↘ 草书 楷书 行书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 在 龟甲 、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 商朝 盘庚时期的甲骨文, 其内容多为“ 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 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 形声字 只占 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 多体,笔划 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当时,甲骨文已经具 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 金文 古代称 铜为金 ,故铸刻在 青铜器 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 铭文 。金 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 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 几件。 殷墟 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商代金文多为 象形字 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 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 图画 ,生动逼 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 籀文 、籀篆 、籀书等。史籀是 周宣王 的史官。 大篆散见于 《说文解字 》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 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 石鼓文 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石鼓文 石鼓文其 书法字体 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 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它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 保留了金文的特征, 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 书体 。传说在石鼓文之 前,周宣王 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 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 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 简明 、规正 、协调 , 笔势匀圆整齐, 偏旁 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 与大篆相比, 小篆的图画性已经 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相传小篆是 战国时期 秦国宰相 李斯 负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 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 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隶书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 就是 隶书“ ”。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 到秦始皇统一文 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 规范的字体。 隶书改 篆书 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 折的笔划,顺应了社会对

文档评论(0)

187****3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