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赏析 2021年春天的北京,阳光明媚,万花齐开,天空中蔚蓝一片。来自红土地文艺战线的我,经过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选拔和委派,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中国戏曲学院这个让我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和培训,这是我艺术生涯中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倍加珍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堂《观摩与研讨》课是观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演出,黄定山导演、殷桃主演、裘山山小说改编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该剧的大致剧情是:离休将军欧战军得知大女儿木槿闹离婚的消息,召开了一次众儿女参加的家庭会议,两代人因不同的价值观念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会议不欢而散,欧战军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丈夫的离去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妻子白雪梅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五十年前那群进藏女兵的真实故事,有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在对历史的回忆与怀想之中解开了五个子女的身世之谜…?全剧悬念迭起,命运跌宕,历史和现实相互交错。50年前进藏军人充满激情的生活画面动人心魄,50年后子女们家庭事业的矛盾与各自的身世之迷扣人心弦。还有雪域高原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发生在遥远的进藏女兵身上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共同构成了绚丽斑斓的戏剧场面和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 观看之后我流泪了,感动与震撼袭入身心,我感动于剧中伟大的事业和无私的奉献;感动于生命的可贵与爱情的崇高;感动于剧中人坎坷的命运和主人翁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更感动于为此剧付诸智慧和汗水的编导演的倾情诠释和激情演绎。震撼的是,如此看似平凡的题材故事,竟然改编和导演得如此气势恢宏;中国戏曲特有的写意精神和特质与话剧的写实糅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自然超俗;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导排手法竟演绎得如此美轮美奂……我佩服导演的巧妙构思、准确拿捏和创新的导排手法;佩服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很显然,这是一部好剧,是一出弘扬主旋律、具有时代精神的高品质的好戏。 作为学员,我不敢对作品的思想、结构和风格等过于品头论足,谈不上是意见,更谈不上是建议。既然是学习与研讨,我想,本着“真言正教、空谈误学”的原则,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对该戏存在的些许疑惑。也许是自己看得不深、想得肤浅,看完之后,总感觉还有些地方不明白。下面,我不妨用记流水账的方式粗谈一下自己的疑惑之处。 1.感觉戏的开场过于凝重了些,似乎与戏的整体风格不统一。第一场戏,父亲刚去世,4个孩子的表白,除了老大看似愿意陪守外,其他三个孩子都借故离开,使我感觉这三个小孩一定是不孝而之子,传递的信号与主题似乎不太符,与情节的推进也不太符。 2.主人翁父亲死前,日记本这一重要物件,后面没有体现,而且父亲死前发病的动作有点大,这样反而显得不够真实;年轻的雪梅性格,在老太太身上也似乎没有体现。 3.舞美一景贯穿,会不会有点简单,第一场戏,老太太独白,追光灯下,老太太脚下一遍草地,感觉会不会不严谨。 4.音乐方面,好像剪接的成分多了,原创的成分少了。 5.灯光的切换有些频繁,感觉多少破坏了戏的节奏。 6.团长儿子,得知自己非亲生的身世,这一重大事件,表现的反应与处理有些弱,显得轻描淡写了些,似乎与人物性格和情境不符。 7.玉蓉的牺牲,红布台中垂拉显得不够干净;绸舞很好,但感觉动作过于重复,而且还觉得篇幅过长了些。 8.昌都告别,医生与雪梅告白,雪梅心中的承诺,有点突然,前戏铺垫的似乎少了些。 9.生意儿子不与女行长苟合,造成生意失败的理由感觉有点牵强。 总之,再好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舞台剧,因文化的差异、职业的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等,多人看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观后感,不同的声音,符合自然规律。我想,在观摩与研讨的课堂中提出自己初看的心得,只能代表自己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如有机会,一定再次观赏,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教。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