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碳减排技术及与低碳生活的关系
目录
① 背景概述
② 碳捕集与碳贮存技术探究
③ 节能减排技术与实例应用
④ 低碳城市解析
⑤ 低碳科技展望
碳足迹
一、背景概述
碳税
低 碳
低碳生活
碳交易
低碳科技
低碳发展
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方式
碳是什么?
什么是温室气体?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什么是强化(增强)的温室效应?
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带来什么问题?
低碳是如何被人们关注的?
碳减排,我们能做什么?
地球气候气象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太阳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炽热的气体火球。(半径是地球109倍,质量是地球33万倍,中心问题几千万摄氏度)
温室效应的发现 — 傅里叶
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立叶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1768 –1830,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
1820年,傅里叶做出测算
1824年,《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
温室效应的验证者 — 约翰·延达尔
1820 –1893,物理学家 约翰·廷达尔
1859年,发现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分会造成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计算者 — 阿累尼乌斯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物理学家
1896年发表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的影响”的论文(二氧化碳倍增地球表面温度升高5-6摄氏度)
(1883年5月,他提出了电离理论的基本观点。阿累尼乌斯同时提出了酸、碱的定义。1903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温室效应的发现— 查尔斯·基林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 查尔斯·基林(charles keeling,1928-2005)
现代气候变化的先驱。率领小组在位于美国夏威夷岛的名为莫纳罗亚山的活火山站开展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绘制了著名的基林曲线,提供了最为关键和另人信服的证据。
全球气候变化基本原理示意图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增温作用:可计算求出的这个温度会更低(-19 ℃ ),而实际地表温度是14 ℃,
之间相差33 ℃的差距,是由自然温室效应贡献。
温室气体有哪些
水蒸气(H2O)
臭氧(O3)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亚氮(N2O)
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
全氟氯碳化物类(HFCs)
含氟氯烃(HCFCs)
全氟碳化物(PFCs)
六氟化硫(SF6)等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吸收红外线的气体成分:
0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订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
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带来什么问题?
过去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0.3~0.6℃,到2030年将再升高1~3℃,如不控制,到本世纪末气温要升高3~6℃,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温度增加1.1℃,高于全球及北半球同期增温率。
1)气温升高
过去100年全球海平面以每年1~2mm速度上升了10~26厘米,太平洋地区数十个岛国面临消失.
2)全球海平面上升
帕劳共和国将消失。
马尔代夫将举国搬迁
(100年内沉没倒计时)
卡特里特岛(人口2600)去年已开始搬迁
图瓦卢(长20公里,宽20~30米)16年海平面上升9.12厘米,已与新西兰签订搬迁协议。
格陵兰(全球气温上升2~3℃)整个冰川融化,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7米,曼谷10年后将被淹没。
近30年上海海平面上升115毫米,到2050年上海的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估计40年后将有近半土地被淹没。
我国华南估计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60~74厘米,珠江三角洲将受到严重影响。
海平面升高,导致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水层,土地盐渍化,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群消失。
3) 海平面升高的后果
两极冰雪融化(全部)海平面将上升70米。
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不丹最严重,号称“亚洲水塔”的喜马拉雅山冰川后退速度最快,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报告,照目前情况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以前消失的可能性很大。
4) 冰川融化
高温极端—突然变冷—冰雪灾害—飓风
5) 极端气候出现频繁
中国近几年的许多省份灾害不断,带来的是洪水、干旱、冰雪、雹灾,甚至蝗灾,土壤沙化。
到2050年葡萄牙里斯本因高温而死的人将是现在的六倍,伦敦5倍,加利福尼亚2~7倍。
澳大利亚10年 持续干旱,森林火灾。
美国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2009年6月政府公布)称到本世纪末,全美平均气温将上升2.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