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致接触性皮炎一例.docxVIP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致接触性皮炎一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致接触性皮炎一例 患者,女, 22岁,因面部痘疤、毛孔粗大 3年于 2014年 2 月 20 日来我科门诊行 palomar 激光第一次治疗。治疗前为缓解 疼痛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 XX公司,国药准字 产品批号1309051),既往曾用过复方利多卡因注 射液,无过敏现象,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涂抹双侧面部分别 为8cm*10cm并用保鲜膜封包,1.5h后取下保鲜膜发现涂抹复 方利多卡因乳膏部位出现散在约黄豆至 1 分钱币大小片状鲜红 色斑片、丘疹,部分表面密集分布约针尖至米粒大小水疱,破壁 薄,疱液清,无破溃、渗出(如图);患者诉敷药 1h时自感面 部轻微灼热、痛痒,现加重。临床诊断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所致 接触性皮炎。立即用 0.9%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反复擦拭干净,蓝 科肤宁冷敷每天两次,每次 20 分钟,口服西替利嗪,每天一次, 外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 每天两次, 暂停行激 光治疗。 2天后水疱干涸、结痂,痛痒基本消失; 3周后皮疹完 全消褪; 1 月后直接行激光治疗,未出现不适反应。 2 讨论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 在 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 是临床上常见的变 态反应性皮肤病之一,过敏体质者多发 [1] 。临床表现为皮损出 现在与引发接触性皮炎的物质相接触的部位, 边界清晰, 轻症者 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甚或表皮 松解坏死。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 1?2 周可痊愈。如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 可以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主要分为二类, 既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对 皮肤有直接的刺激) 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对皮肤基 本无刺激,再次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诱因可分为动物性、 植物性和化学性 3 大类。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为 IV 型变态反应。变应原常为小分 子半抗原, 如磺胺、 青霉素等药物或油漆、 染料、塑料、 农药等, 病变多局限于接触部位。 有报道外敷中成药物或佩戴饰品可引起 接触皮炎 [2 , 3] ,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引起接触性皮炎临床非常 少见,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能够渗透完整皮肤达到真皮层的浅表 镇痛剂。其功效在于对浅表皮肤各种各种治疗起到镇痛的作用。 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复合制剂, 含有利多卡因、 丙胺卡因和其 他基质, 患者既往无利多卡因过敏史, 目前考虑乳膏其他成分过 敏可能性较大,如需明确过敏成分,需行进一步检测。患者虽不 能明确接触过其他成分,根据短时内出现的皮疹,符合 IV 型变 态反应。 在今后如需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时, 首先需详细询问 病史,并与局部小面积涂抹观察有无过敏现象, 以免出现较严重 过敏反应。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