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2.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 2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 2 (转载 )中国历代 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 2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安徽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由 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 9 座山峰组成。 因最高峰“廊崖”“ 石插天, 与云并齐”而得名。 其实山不甚高, 最高峰海拔只有 585 米,但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 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以山奇、水秀、石怪、洞 幽著称。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有奇峰 36 座,怪岩 44 处,幽洞 18 个,飞泉洞 27 条,池潭 14 方,亭 台 16 座,碑铭石刻 537 处,石坊 3 个,石桥 5 座,庵堂祠 庙 33 处。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 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 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 生动而鲜明。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 清水秀、 乔乔巴名利的自然图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 徐霞客、 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佳句墨宝。齐云山 海拔 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 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乾隆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 江南第一名山”。1981 年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单位, 1994 年 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 大帝,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唐代宗乾元年间 (758 — 760 ), 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南宋宝庆年间 (1225 —1227 )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炼, 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 真武祠,此后云游道士纷纷而来,道教建筑规模日益。明代 嘉靖和万历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真人祖师三代奉 旨驻留齐云山, 建醮祈祷、 完善道规、 修建道院, 香火日盛, 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据《齐云山志》记载时有宫、 观、殿、院、馆、楼、阁、亭、台等大小道教建筑 108 处, 仿湖北武当山建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中以嘉靖皇帝 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 圣地。明末齐云山诸道观均毁于兵燹,现存宫观殿宇及亭台 楼阁十余处,均为近年重修,主要宫观和名胜有月华街、楼 上楼下和方腊寨:月华街是齐云山中道观集中的地方,有入 仙洞、罗汉洞、老君洞、文昌洞、珠帘洞、玉虔宫等。诸道 观均开凿于数百丈高的悬崖底部。崖顶无论晴雨,总有泉珠 散落,形成薄薄水帘,世人称“珍珠帘”,十分壮观。诸观以 新修复的天宫府最为显眼,山中道场多数在此府举行。洞前 为碧莲池塘,池水清碧,隔池可见对面的香炉峰。峰顶有一 凉亭,人入亭中, 大有凌空欲飞之感。 洞旁数百方古代碑碣、 摩崖石刻依次排列,形成碑道长廊。齐云山自晋朝至今千余 年来,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朱 升、唐寅、海瑞、戚继光、徐霞客、郁达夫等人均曾来过此 山,或吟咏赋诗,或树碑题词,全山有摩崖石刻和碑刻 537 处,主要分布于真仙洞府、石桥岩和紫霄崖一带。其中,紫 霄崖下明代江南大才子唐寅所书的《紫霄宫玄帝碑铭》 ,高 二丈四,字迹工整,风格苍劲,气势雄伟,堪称古碑精品。 道教圣地齐云山 月华街一带摩崖石刻长廊 楼上楼 所谓楼上楼下即悬崖底部鑿有上下两洞,当年有 8 个道 士住在洞内避世修炼。 。距楼上楼不远处有“仙人挂画”一景。 它是一块平展的崖壁,高约 2 米,壁面色彩斑斓,溪水成瀑 自壁两边流过,形成天然石画。 齐云山楼上楼道观 方腊寨宋徽宗宣和二年( 1120 )秋,方腊发动起义,杀 富济贫,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占了歙县等六州五十二县,威 震东南。宋徽宗曾下令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没有取胜。朝 廷又三次下诏“招抚”,均遭方腊严词拒绝。方腊义军在齐云 山的独耸峰上屯兵,抗击宋王朝官兵的围剿,凭借险要的崖 涧和天生的云雾,把守要隘,居高临下,用刀剑和滚石把宋 朝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齐云山上,粮草丰盈,池塘满溢,方 腊依岩洞建寨, 本可以固守, 但被叛徒出卖, 退出齐云山后, 在浙江帮源洞被捕押往汴京遇害。 齐云山独耸峰上方腊寨 二、两大道派祖庭 1、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龙虎山在江西省鹰潭市东南 20 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有 关龙虎山和天师府的介绍见 《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 。 东汉年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张陵(道教 徒称他为张道陵)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修道,据传经过三年 而九天神丹炼成,龙虎出现,所以,此山又称龙虎山。张陵 后来到今四川大足县境内的鹤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 斗,故称“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 老

文档评论(0)

shidaihua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