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律与科学技术 .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法律与科学技术一 科学与技术的含义1、科学——此处讲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主要体现为人类追求真知的一种认知方法和知识体系。2、技术技术——则主要体现为根据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生产方法和技能。技术的两大要素(1)主体要素——劳动经验、科学知识、技能技巧、工艺方法等(2)客体要素——生产工具、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区别——科学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的问题。(2)技术——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3)科学技术——人们已经习惯将两个词合为一体使用。简称“科技”——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被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中的技术方法与手段。二、中国的科技思想发展(一)学生讨论(1)主题1中国古代、现代的的主要科学技术(请列举说明)(2)主题2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是否得到了较大发展、为什么?(二)古代中国人的主要思维特点第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把人和自然(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来便是系统化整体性思维。即这种思维不是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的思维,而是主客体统一、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思维,这与西方强调主客二分的理性分析思维形成鲜明对立。(1)如中国古代“道”的学说(2)“阴阳”思维(3)“天人合一”的思维(4)求同排异的思维、追求折衷融合,如讲求和谐、天人合一、中庸。 影响——这些 学说,对后世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科学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哲学、医学、绘画、占卜乃至法学和司法实践,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整体性思维的影响。第二,重经验轻科学 。 代表性的做法就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等“五声听狱”, 正如梁漱冥所言,在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下,我们虽然也会打铁、炼钢、建筑房子、桥梁等,但是我们的制作过程靠的主要是工匠心心相授的“手艺”,而西方人则把这些零碎的经验和片断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变成“科学”。所以两种思维方式相比较,实际上是手艺(艺术)与科学的差别。(中医要不要取消)(中-西医)(中餐——西餐)如西医对同样的病开出的是一定的药,无大的出入,而在中医中,十个医生有十个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可见中医治病的标准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再如东方阴阳五行生克学说中的阴阳思想,是科学与巫术相混合的体系,因为五行在最本原上指的是物质,但是五行说强调神秘感应,所以又具有神秘巫术色彩。(三)科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20世纪前半页的“唯科学主义”(1)背景——19世纪中国科技的落后加强了人们关于国家富强的企盼。(2)目标——救亡图存(3)方式——(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儒家经典作为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同时学习西方发展工业与经济,达到国家富强)(4)进程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西方耶稣教会在中国传播天文、绘画等科学知识。19世纪的主要表现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6年福州船政局1879年在天津创办“电信学校”1865——1905年的翻译——178种其中:66部自然科学著作38种军事著作35部工程制造11部医学7部农学21部历史与制度方面的著作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严复认为——中国在处理具体事务时缺乏科学,在公共事务中缺乏民主1898年后,大批学生到日本、欧洲、美国等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陈独秀也提出要以科学与民主为基础发展现代化1917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自由思想小节 新文化运动后,——儒学衰退,科学精神逐渐取代儒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哲学科学与玄学的大论战时间——1923年玄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君励、梁启超等科学派的代表人物——丁文江、陈独秀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认为欧洲文明“科学”要破产了。(梁原来是主张科学的)两派的主要分歧 玄学派认为传统派属于“玄学鬼”——传统的直觉、美德、道德、宗教情感等,都具有幻想思维色彩 科学派认为东方精神优越于西方精神梁漱溟的观点(1)西方、中国和印度代表了三种文明(2)三者的主要区别:西方文明是奋斗向前的中国文明是压制人的要求和冲动,达到感情调和折中印度文明——主张摆脱人的欲望与情感(3)梁漱溟认为:印度文明行不通;科学与民主对东方文明造成了严重冲突东方文明自身能否更新是关键东方文明与文化代表着世界未来的文化不能抛弃西方文明,应当珍视科学争论的中心问题——精神对于物质文明的优先性(1)基本判断——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质的;(2)玄学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感觉的彼岸世界;意识可以摆脱物质、独立于外部世界;意识本身具有形成世界观的能力科学派:反对精神世界存在;经验的外部世界决定了精神和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科学派:必须吸取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科

文档评论(0)

152****72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