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1.1.2 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1 年版) 一、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 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 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 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 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 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 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 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 乳腺肿块。 80% 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 1 1.1.1.1.1.2 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 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 隐痛或刺痛。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 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 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 常见的是肿瘤侵犯 Cooper ’s 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 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 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 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 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 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 Paget ’s 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 2 1.1.1.1.1.2 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 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3 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 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 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 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二)乳腺触诊。 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 月经婚姻史、既往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卵巢癌) 。绝经前 妇女最好在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 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 者,亦可结合仰卧位。乳腺体检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先健 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按一定顺序, 不遗漏乳头、乳晕区及腋窝部位,可双手结合。 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 断。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 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 3 1.1.1.1.1.2 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应 提高警惕。诊断时要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必 要时可活检行细胞学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乳腺 X 线摄影。 常规体位包括双侧内外侧斜位 ( MLO )及头足位 (CC )。 对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 选择补充体位。为使病灶显示效果更佳,必要时可开展一些 特殊摄影技术,如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 摄影等。 (1 )适应证: 1)乳腺肿块、硬化,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 疼痛或肿胀。 2)筛查发现的异常改变。 3)良性病变的短期随诊。 4)乳房修复重建术后。 5)乳腺肿瘤治疗时。 4 1.1.1.1.1.2 6)其它需要进行放射检查或放射科医师会诊的情况。 对 35 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查体未见异常的妇女,不建议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2 )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 2.乳腺超声。 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 淋巴结的检查。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 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 (1 )适应证: 1)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 查。 2)对临床触及的肿块及可疑异常进行确认,进一步评 估临床及影像所见。 3)评估植入假体后的乳腺病变。 4)引导介入操作。 (2 )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 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 5 1.1.1.1.1.2 MRI 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可用于乳腺癌 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 中心性肿瘤。初诊时可用于筛查对侧乳腺肿瘤。同时,有助 于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治疗缓解状况,以及是否 可以进行保乳治疗。 (四)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文档评论(0)

158****3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