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的第二课。 我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亮点是: 1.活动设计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实际生活。我将学生分为现代组和古代组,请各组用自己时代的通信方式,说一说住在武夷山和北京的两位朋友想要保持联系,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们分别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呢因为这个讨论主题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很有兴趣,讨论的很激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回答也十分积极。基本达到了我预想的结果。 2.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备课时,我认真地研究了新课程标准。我确认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感受古今通讯方式的发展,并且让学生体会到通信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进行。例如:我利用古今对比,感知通信这个讨论主题,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更加深刻地明白古今通信方式的不同。课堂上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想。 当然,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课堂上出现口头禅“是的”,“嗯”。 语言感染力不够,语调没有随着具体教学内容而发生起伏。在上课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语调根据教学内容而发生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 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不够,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也不够多样。可多增加一些类似“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的答案真不错”,“你真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这样的鼓励性语言。 图片展示不够,比起文字,色彩鲜艳的图片更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件中的图片数量可以适当增加,课件的颜色也可以鲜艳一些。 诗歌朗读比重过大,思品课只要对诗歌进行适当解释即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通信的不方便。 刚上台时太紧张,导致语速过快,教态不自然。以后要多加练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31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