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1(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1(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应停”带给我们什么 摘要:调查了 “反应停”这种药物的带来的危害及后果,以及“反应停”对人类有利的 一面。 彌词「反应停伽錘 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 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LI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 剧。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这 种在近50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 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在让现代医学蒙羞。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但发现它并无 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厂商吹嘘它 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而且,它对孕妇也十 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0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 告语)。它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1959年,西徳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 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 “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反应 停是妊0的母亲为治疗失眠症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在怀 孕一二个月之间,月艮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 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 等国,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 12 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 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悄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 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可是反应停药物能 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该药在1961年被禁用, 但当时全世界约有8000名婴儿已经受害。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经过很长一 段时间法律的上的交锋,开发“反应停”的医药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反 应停”在出售之前,并未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但 是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 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 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而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 “反应停儿童”的事件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提醒人们,任何新药在用于临床 之前必须经过彻底检验,尤其是用于孕妇的药物。并非每一位服用过“反应停” 的母亲生育的都是残疾婴儿。但山于出现的概率是如此之高,其后果如此之惨 痛,以至这种危险一旦为人们所知,该药便立即被停止出售。 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反应停”对麻 风结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经过34年的慎重研究之后,1998年,FDA批准 “反应停”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在美国上市,美国成为笫一个将 “反应停”重新上市的国家。“反应停”还被发现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现在 “反应停”已卷土重来,90%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约两 亿美元。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反应停”衍生物也已被批准上市。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讲,“反应停”分子是一种手性分子,也就是说,它的分 子是不对称的,有左旋和右旋两种构型。可任何生物体内的反应都只能利用手 性物质的一种构型(如人体内的糖都是D型的,蛋口质都是L型的)。而当时欧 洲只证明了 “反应停”药物的一种构型具有减缓妊0反应的作用,却没有证明 另一种构型对人体无害。结果,该药投放市场后,短短儿年内,有大量的缺陷 新生儿出生。后来证明,该药的另一种构型有强烈的致畸作用! “反应停”致畸事件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由于厂商急功近利, 使全世界诞生了大约1.2万名畸形儿。但是这一悲剧也增强了人们对药物毒副作 用的警觉,完善了现代药物的审批制度。近50年来类似的悲剧没有再重演。比 悲剧更恐怖的是不能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反而自欺欺人、文过饰非,继续制 造悲剧。 参考文献: 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大药害”事件.中国妇女报,2004/07/05 王海洋.谁来为药品不良反应埋单.医药经济报,2006/09/25 紫箕.反应停”起死回生.医药经济报,2006/07/21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