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最新最全面(完整版).docx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最新最全面(完整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名师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学习要点1.1. 细菌 Bacteria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 基本形态(1)球菌( 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单、双、链、四联、八叠、葡萄球菌。不同的排列方式是由于细胞分裂方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2)杆菌( Bacillus ):杆状或圆柱形,径长比不同,短粗或细长。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3)螺旋菌( Spirillum ):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的统称,一般分散存在。根据其长度、螺旋数目和螺距等差别,超过 1 圈)。分为弧菌 Vibrio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形似 C 精选名师资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学习要点 1.1. 细菌 Bacteria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1. 基本形态 (1)球菌( 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单、双、链、四联、八 叠、葡萄球菌。不同的排列方式是由于细胞分裂方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 Bacillus ):杆状或圆柱形,径长比不同,短粗或细长。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 Spirillum ):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的统称,一般分散存在。根据其长度、螺 旋数目和螺距等差别, 超过 1 圈)。 分为弧菌 Vibrio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 形似 C 字)和螺旋菌 (螺旋状, 细菌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 )。一 般在幼龄和生长条件适宜时, 形状正常、 整齐。而在老龄和不正常生长条件下会表现出畸形、 衰颓形等异常形态。 畸形是由于理化因素刺激, 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是由于培养时间 长,细胞衰老,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的。 2. 细菌大小 细菌是单细胞的,大小在 1μm左右,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形状。可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 菌大小, 不同细菌大小不同, 一般球菌直径 0.5-1μm;杆菌直径 0.5-1μm ,长为直径 1-几倍; 螺旋菌直径 0.3-1μm,长 1-50μm。细菌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细菌细胞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 其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或 一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等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特殊结构是细胞 可变部分或特殊结构,如鞭毛、纤毛、荚膜、芽孢、气泡等,只在部分细菌中发现。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 (cell wall) :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的结构。 (1)细胞壁的功能 ①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 维持细胞形状; ②鞭毛运动支点; ③正常细胞分 裂必需;④一定的屏障作用;⑤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革兰氏染色 精品学习资料 第 1 页,共 26 页 精选名师资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ristein Gram 于 1884 年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方法。不同的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与革兰氏阴性(G-)两大类,两者在细胞壁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凡是不能被乙醇脱色,呈蓝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 + );凡是经乙醇脱色,呈复染剂颜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①初染: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②媒染:碘和结晶紫形成脂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③脱色: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④复染:沙黄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未脱色菌。(3)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例:G+细胞壁:是连续层,厚组成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20-80nm,由微纤丝组成的网状骨架和基质两部分构成,其化学①肽聚糖(肽桥组成。peptidoglycan 精选名师资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ristein Gram 于 1884 年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方法。不同的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 G+)与革兰氏阴性( G-)两大 类,两者在细胞壁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 凡是不能被乙醇脱色,呈蓝紫色, 称为革兰氏阳性 菌(G + );凡是经乙醇脱色,呈复染剂颜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 (G- )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①初染: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②媒染:碘和结晶紫形成脂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 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③脱色: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 ④复染:沙黄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未脱色菌。 (3)革兰氏阳性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料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