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酒类消费行业市场
分析报告
2021 年3 月
6
1、中日饮酒市场有何不同?
日本人的饮酒习惯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饮酒市场也呈现不同的格局。我
们从酒的类别、饮酒场景、佐餐酒文化、对饮酒行为的道德认可度这四个角度
对中国和日本的饮酒习惯作了综合的静态比较,发现日本饮酒市场高度发达,
饮酒在日本是拥有广泛国民基础的生活方式(Lifestyle),也是国民生活不可或
缺的刚需。具体来说:
1)日本市场上酒的品类极为丰富。从低度酒到高度酒,从传统的清酒、烧
酎到舶来的红酒、威士忌,从苦味较浓的酒类到女性、年轻人也容易上口的果
味酒,丰富的酒类产品为日本酒民提供了美好的饮酒体验,居家饮酒习惯的普
及度也较高。
2)日本的社交饮酒场景体验整体优于中国式酒局。在日本,NOMIKAI
(饮酒会)的形式高度渗透日本的职场社交以及私人社交,专门的饮酒场所在
餐饮店中所占的比例高达近四成。日本社交饮酒无劝酒习惯,日本国民饮酒呈
现少量多次的特征。
3)就餐时以酒搭配、根据餐食搭配特定酒类的佐餐酒文化在日本普及度较
高。日本酒民普遍具备美酒配佳肴的常识,鲜少只喝某一特定品类的酒。佐餐
酒文化的普及与日本酒企重视消费者教育密不可分,而餐饮店是高效推广佐餐
酒文化的重要渠道。佐餐酒文化有助于促进酒类消费量,培育潜在饮酒人群。
4)日本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对饮酒行为的道德认可度最高的国家。饮酒行为
通常受到宗教、国家政策监管的影响。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日本对未成年饮
酒、酒驾等采取了极其严格的监管体系,日本社会饮酒规范程度高,饮酒导致
的社会不良影响极小,饮酒行为才能获得日本国民在道德层面的高度认可,逐
渐成为扎根于国民日常的生活方式。
相较日本,在中国,饮酒还远未成为刚需。虽然中国和日本的广义饮酒者
比率较为接近,但定期饮酒的习惯性饮酒者比率大幅低于日本,从未接触酒精
的人口比例也显著高于日本。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认为,如果想要饮酒成为
国民的生活方式和刚需,中国还需在丰富酒的品类、提升社交饮酒场景愉悦
度、佐餐酒文化养成以及酒类监管方面持续改善。具体而言:
1)中国目前的酒品类较为单一,增加低度酒品类有助于拓展入门级酒民;
2)倡导适度饮酒,形成更愉悦的社交酒局氛围,提升饮酒在商务、私人社
交的渗透度;
3)酒企可加强产品品鉴及与餐食搭配方法的消费者教育,强化与餐饮渠道
的合作,以帮助各类消费者领略酒类产品带来的美好体验,中长期有助于提升
消费者就餐时选择酒类饮品而非软饮料的比重,促进酒类消费;
4)中国近年在酒驾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而在管控未成年人饮酒方面
仍存在改善空间,例如可以对酒企的宣传环节和酒业零售商的销售环节加强监
管。因饮酒导致的负面新闻下降,有助于提升社会对饮酒行为的好感度和接受
度。
7
饮酒类别:日本丰富多彩,中国较为单一
中国高度酒消费占比高,日本低度酒为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 年对各国人均酒精摄入量的统计,从摄入
来源来看,中国烈酒(以30~60 度的高度白酒为主)占比高达67%;反观日本,
烈酒占比仅为40% ,啤酒及10 度以下酒精度为主的其他酒精饮料占比合计达54%
(图表1)。
图表1:2016 年中日饮酒构成对比(按纯酒精计)
红酒,
啤酒, 6.0%
18.0
啤酒, 其他, %
30.0% 36.0
%
中国 日本
烈酒,
6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