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塌方应急救援预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道 307 线西昌川兴至昭觉县城段改建工程LJ-A 合同段 (K0+000~K17+520) 边坡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边坡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 省道 307 线西昌川兴至昭觉县城段改建工程是凉山州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凉山州东部布拖、金阳、美姑、雷波、昭觉等五县至州府西昌的唯一最便捷的主干道路。本项目路线起于西昌市川兴镇,与省道 S307 线川兴至小庙段改建工程(即西昌市规划的北环线) 相接,起点桩号 K0+000,路线沿原省道 307 线向东布设,先后经过川兴收费站、四呷村、普诗乡、七里坝、解放乡、洒拉地坡乡、四开乡,树坪乡,到达昭觉县城境内,之后改线脱离老路,沿着昭觉县城规划的省道 307 绕城线位布线,与省道 307 线坪头至昭觉段改建工路相接,到达本项目终点,终点桩号为K94+998.1,路线全长 95.27 公里,其中西昌境内长 10.7 公里,昭觉境内 84.57 公里。其中我部承建LJ-A 合同段的起始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17+520,共长17.46 公里,起于西昌市川兴镇金子坡,经过新农村、一碗水、三道弯、止于风箱口。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 40Km/H,沥青砼路面。 2、气象、水文、地质 1.1、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受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 全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冬暖干燥,夏季润湿,四季无明显区别。随地势高低不同,形成气候的山体主体分布有“山顶寒冷,山腰温和,山谷干热”、“一山有四季,十天不同天”的说法。境内平均 气温为 17.2℃,7 月份最高值 25℃,1 月份最低值为 3.4℃,无霜期 219.7 天,年均降水量 1021mm,最高年降水量 1050.2mm;最低年降水量为 541.0mm,雨季集中在 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2%,光照可达 2291.9 小时,日照率在 60%以上。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山体垮塌,地震、雷暴、风暴、春旱、秋旱等。所在地区的河流主要为金沙江支流:安宁河、黑水河、昭觉河,河流一般坡率较大,呈“V”型, 具典型山川急流特征。安宁河年均流量 252.7m3/s,年径流量 54.1 亿m3;黑水河年均降水量 64.34 m3/s, 年径流量 1.7 亿 m3。各河流流量受降雨量影响,流量季节性变化极大,六至九月为洪水期,十二月至翌年三月为枯水期。 1.2、本区出露地层以白垩系、侏罗系陆相沉积沙泥岩层为主, 约占路线总长的 80%左右,三叠系、二叠系地层主要出露于四开至树坪一带,约占路线总长的 20%左右。新生冲积、洪积物主要分布于路线沿线河流阶地、洪积扇等处。沿线地层从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晚更新统洪积层(Q4Al)、第三系昔格达组、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 3、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四川西南部,境内地势总体由西向北逐渐向东南倾 斜,属于横断山区边缘,为大凉山的余脉。项目区沿线地形地貌总体属于中山区构造剥蚀、堆积符合地貌。山间间夹河谷盆地、河流阶地和洪积扇。盆地中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坝子。宽谷坪坝,沟谷相间,形成了山地与丘陵、平坝相间分布的地形。 4、工程特点 4.1、LJ-A 合同段工程以路基为主,另有涵洞(通道)、桥梁等工程。 4.2、本合同段工程工期要求严格,且沿线红线征地较为困难, 进度压力巨大。 4.3、本改建项目是凉山州东部布拖、金阳、美姑、雷波、昭觉等五县至州府西昌的唯一最便捷的主干道路,车流量多,但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施工时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施工断道现象,保通问题尤为突出,保通压力巨大。 4.4、路基工程设计了较多支挡、防护结构,因此,作业面不大但分项工程多,施工交叉多。 4.5、路线经过隶属国家林业局的飞播林,植被非常茂盛,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巨大。 4.6、本项目区整体稳定性较差,不良地质现象较多,以滑坡、崩塌为主,其次是泥石流。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互相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根据本应急预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专项应急预案密切与建管处应急预案衔接和对应。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救援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救援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原则,加强宣传、培训教育和开展演练活动,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防范事故的综合素质。 注重实用,操作性强。制定明确的专项应急救援措施,具有可操作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