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心整理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苏轼《永遇乐》全诗翻译赏析
【原文】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②,铿然一叶③,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④,为余浩叹。
【译文】
明亮的月光皎洁如霜,清凉的晚风温柔如水,秋天的景色清幽无限。弯弯的小
河鱼儿在跳,圆圆的荷叶上露珠晶莹, 景致虽美却寂寞无人看见。 三更的鼓声轰响,屋外的落叶声铿锵,把我的好梦截然惊断。夜色茫茫,美梦再难寻找,醒来后把小园四处走遍。
浪迹天涯的游子早已疲倦,归隐山林的路在哪里?故乡千里让我望眼欲穿。看
如今燕子楼空空如也, 佳人盼盼不知何去?楼中空有呢喃双燕。 从古至今人生如梦,世上何曾有梦醒之人,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浩叹。
精心整理
【赏析一】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真是别具一格。五次写月:离别之月,而去之月,流逝之月,孤独之月,所望之月。上片写月始,下片写月终,月光映衬着友情,友情呼唤着月光。浓浓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词清而意达,品高而情真。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随人千里;后又写: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共谁同醉凄然顾影、几种不同情景从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情景宛然地写出在自己的怀人之思。
过片引发了词人的遥思之因,苏轼在海州,友人却泪洒清淮而东流到海。对方
之深意,己方之情思, 均外化为具体的形象, 真可谓是臆想之精奇, 情爱之深邃呀。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时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这仍是借人来映己。最后也应
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友人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友人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赏析二】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2/11
精心整理
苏轼《永遇乐》是一首清丽脱俗的词,这首词写于公元 1078 年苏轼任徐州知州
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记梦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据元本题下注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认为燕子楼未必可宿,盼盼何
必入梦?东坡居士断不作此痴人说梦之题。显然认为傅干《注坡词》所录题注为不可信,而以为王文诰《苏诗总案》所云戊午十月,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为可从。王文诰断一事为二事,词中难觅佐证。郑文焯所云更多属猜测之词,显然不足为据。倒是傅注既题作公旧注,当不容随意怀疑的,且与词中情事暗合,应可据此解读此词。作者在题记中声称自己夜宿江苏彭城燕子楼,梦到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唐代张尚书之爱妾关盼盼。据传燕子楼是唐朝的张尚书为名妓关盼盼所建的。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谈吐不俗。自从张氏死后,盼盼思念故人,于是独居在小楼上十余年不嫁。
苏轼至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那天夜晚,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因作此词,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词中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清字是核心,盖既有夜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3/11
精心整理
风清凉之感,又有超越现实之外的清净之意。曲港三句接写梦境,静中见动,仍是着力刻画清景,只是视点相对集中而已。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鱼跳向上,露泻向下,一上一下,错落有致。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寂寞无人见一句,含意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己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夜深人静之时,人事已歇,自然界却是生机初展,只是这种生机罕为人见,徒形寂寞而已。在梦境中揭示人与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对比人事之无情,则虽云写梦,实是曲写现实。然鱼跳曲港、露泻圆荷虽也不无声响,终不至于惊动梦境。只是三更时候的铿然鼓声才扰人清梦,使清景顿失。词句转从听觉写夜之幽深、梦之惊断: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叶落,铿然作声。紞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悠然如云的梦境倏地被鼓声叶声惊断,不免感到黯然。上阕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