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箱: 能否提供录像课:能 课前预习 1.学生课前借助名著类书籍或上网查资料,完成《寻找托尔斯泰》、《寻找茨威格》这一主题作业,准备介绍给全班同学。 2.课前阅读或者欣赏影视: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阅读茨威格的《回望昨日的忧伤》等作品。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病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运用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从题材、技巧、思想内容三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带着情感阅读文本,揣摩语句,概括提炼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情感的艺术技巧。 3.学习课文通过写景状物体现主旨的方法,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4.引导学生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崇高的人生追求。 任务评价 1.速读课文,习用圈点、勾画、批注法。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朴素美的含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3. 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著么,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么》,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么? 答:列夫?托尔斯泰。 对!他是俄国的伟大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经典代表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评价他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那么,这样一位享誉世界、受人敬仰和爱戴的伟大作家,生在贵族,却葬于何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文字,到俄国去拜谒托尔斯泰墓——《世间最美的坟墓》。 讲解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早在1928年,俄国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茨威格也接受了邀请,并于9月跟随作家团队来到俄国,开始了他为期半个月的俄国之旅。后来他回忆说,这段旅行使他受益匪浅,因为他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俄国,并且更胜深的了解了一位让他一生都敬仰和热爱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也因此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二、朗读最美: 读懂内容,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投影、播放配背景音乐的朗读录音。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自用诵读、同桌互读、师范朗读等。 1.速读课文找出客观描写托尔斯泰坟墓的句子,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在文本中圈画出关键句、关键词) 明确: ①“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②“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③“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④“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跳读课文画出作者对托翁墓直接评价的句子 (1)作者对托翁墓直接评价的句子 明确: ①“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②“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③“人们重新感到,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了。” ④“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⑤“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 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2)概括茨威格对托尔斯泰墓的评价。(也用文中的一个词) 总体评价——最美 我们来讨论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三、感悟最美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文本中圈画出关键句、关键词,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理解,然后回答说出自己的领悟,最后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归纳明确。 (一)回归自然之美。 1、“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思考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明确: 初见托尔斯泰墓的特点:无名墓冢,简单自然。 2、请朗读“他的外孙女跟我讲”到本段末尾这段文字,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抓住饱经忧患、远离尘嚣等词来理解) 明确: 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 3、“饱经忧患的老人家突然从中获得一个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