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秋声赋教案格式.docx

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秋声赋教案格式.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秋声赋教案格式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把萧森凄清的气氛渲染 得生动、优美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 的无限感慨。 (一) 常识简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 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 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 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 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 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 背景下产生的。 、文学常识——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 文采韵律 ;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 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 选择一些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给加点词语注音,并在文中标注到位。 悚(s o ng)然萧飒(s a )鏦(c o ng)鏦铮(zh e ng)铮砭(bi a n)人肌肤 载戕(qi a ng)贼 活动单 ( 二 ) 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 (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 2、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 (兵,古义; 军队。今义:士兵。 )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 ;兵器。今义;金属名) 3、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 ( 名词作状语 ) 春生秋实 (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 4、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所以 乃。; 乃。 ; 固定句式,用来。。。。是。 固定句式,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 奈何 固定句式, 为什么。。。。 ) 、探究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 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 明确; 秋声 比喻的方法 2、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 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 ? 明确; 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 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 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 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 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 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4 、这两小节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分 别有什么作用 ? 3,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朗 读并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个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对秋状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4,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 明确; 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 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 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 们能够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 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 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 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