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生产技术脱毒甘薯栽培技术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ppt

甘薯生产技术脱毒甘薯栽培技术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为甘薯生产者提供相应的优良品种种苗,在甘薯种植业、淀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等产业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甘薯的规模化种植和其他甘薯产业发展对原料需求量的增加,脱毒甘薯种苗业也必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由于甘薯在大田生产过程中易感染病毒病,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为扩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且保持各类甘薯优良品种丰产性状和优良品质,首先要从严掌握脱毒甘薯及其快繁技术。 (一)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 甘薯病毒病又称甘薯花叶病,是甘薯生产中逐渐发展危害较重的一大类病害。世界各甘薯产区普遍有甘薯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以后陆续有甘薯病毒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的报道。自80年代以来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广东、福建、江苏、四川、北京、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均有发生,以江苏、四川、山东等省市发生较重。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一)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 ? 由于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感染病毒后,病毒在甘薯体内代代相传(薯块、薯苗),病毒逐年积累,使甘薯严重退化,危害逐年加重,表现为结薯量少,薯块小,牛蒡根增多,一般可减产20~50%。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据山东、江苏、安徽、北京等省市的调查,由病毒病造成的甘薯产量损失一般达20%~30%,严重的可在50%以上。按减产20%和平均每千克价值0.4元计算,则全国每年要损失2000万吨鲜薯,折合人民币80亿元。1997~1998年河南省甘薯病毒病的调查发现,甘薯病毒病的发生非常普遍,一般发病率达60%~90%,虽然不同品种间病情严重度存在差异,但(、(二)甘薯病毒的种类 已报道的侵染甘薯的病毒约有20种,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LV)、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甘薯黄矮病毒(SPYD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等。我国甘薯上发生的病毒病主要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烟草花叶病毒(TMV)也普遍存在,花椰菜花叶病毒(SPCLV)和轻斑驳病毒(SPMMV)也有发现,但出现的概率较小。目前病毒检疫制度不太完善,因而对甘薯病毒主要种类加以识别有助于在种质资源交换时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毒人为扩散传播尚未发现抗病的品种,因此,甘薯病毒病已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二) 甘薯病毒病的种类 ?(1)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是目前甘薯上较为普遍和明确的一种病毒,对甘薯的危害最重,分布最广,全世界甘薯产区普遍发生,几乎在所有种植的品种上都可发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经汁液摩擦、嫁接方式传播,亦可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但种传的可能性非常低。此病毒主要侵染旋花科甘薯属植物,番薯属的某些种对其非常敏感。 其症状是:叶片出现明脉、退绿叶斑、沿脉变色、皱缩、植株矮化、甘薯块根褐裂等。 (2)甘薯潜隐病毒(SPLV) 甘薯潜隐病毒最早在中国的台湾省报道,曾被称为甘薯病毒N,主要分布在亚洲薯区,甘薯潜隐病毒侵染甘薯不引起明显症状,只产生轻度斑驳。蚜虫和白粉虱不传该病毒,病毒可由汁液摩擦传毒。甘薯潜隐病毒的寄主范围包括旋花科、藜科和茄科的多种植物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二) 甘薯病毒病的种类 ?(3)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 甘薯轻斑驳病毒侵染甘薯在叶片上出现斑驳、叶脉退绿,造成植株矮化,生长不良。该病毒不蚜传,不种传,而以白粉虱为传播介体。甘薯轻斑驳病毒可侵染14科中的45种植物,侵染烟草叶片出现明脉,皱缩。 (4)甘薯病毒(SPVMV) 甘薯脉花叶病毒引起甘薯叶片严重的明脉、花叶和矮化,新根减少。病毒可经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甘薯脉花叶病毒具有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普通株系同样的寄主范围,并产生同样的症状 (5)甘薯无病症病毒(SPSV) 甘薯无病症病毒不以蚜虫为传播介体,可有汁液接种传播。寄主范围仅限于旋花科番薯属,甘薯被侵染后外部无明显症状 甘薯病毒病的危害及种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