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3-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ppt

高中地理课件-3-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栏目导航 宏观扫描·总览全局 微观洞察·细知一切 1.区域可持续发展 2.生态破坏 [特别提示] 1.湿地和森林的生态效益 (1)湿地的生态效益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其次,其还具有:调节气候、调蓄径流、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2)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吸收CO2,放出O2的作用;其次,其还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径流、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弱噪声、防风固沙等作用。 2.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且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采的采矿方式。 3.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点训练]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当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  ) A.治理盐渍化       B.退耕还湖 C.防治水土流失 D.防治荒漠化 解析:利用图中经纬网可定位出该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由于近年来人类过度放牧和开垦,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因此该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防治荒漠化。 答案:D 2.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解析:图示区域在我国西北内陆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降水较少,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不是当地主要环境问题,据此分析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2)该河下游弱水流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解析:内陆河下游水量减少主要是由于中上游地区过量用水,导致下游地区径流量减少。 答案:D 3.(2013年海南卷)读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第(1)题,图中有时令河,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丁地地势最低,气温高,易积水。第(2)题,乙地位于上游,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缺水,造成植被死亡。 答案:(1)D (2)C 4.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 (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解析:图中该地1998年后,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林地大量增加,说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答案:A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解析:图中1998年以前该地耕地和草地出现缓慢减少,林地缓慢增加,后期上述变化增大;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地带性植被是温带森林,因此林地的增加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答案:C 5.(2014年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